大家之所以认可清王朝的统治,估计谁都不想改变、毕竟变法是要流血牺牲的。
“你到现在还没看明白洋务运动的背后是派系斗争吗?支持洋务的是汉人、反对洋务的是旗人。
毕竟朝中大权都被他们旗人掌控,汉人集团想要谋取朝中大权、就需要通过变法获得。
每次的变法都是权力的重新洗牌,你看汉人总督一个接着一个、旗人也得捏鼻子认下。
两宫太后之所以对洋务运动上心,乃是他们想让旗人主导洋务、可惜那些旗人是烂泥扶不上墙。
京师的同文馆招募都是旗人、后来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让汉人进入,可汉人的数量被严格锁死。
两宫太后心里明白,往后的朝局必定是洋务派的天下、谁主导洋务谁主导朝局。”朱文聪详细说道。
刘昆恍然大悟、自己太缺乏这些权斗的经验、此刻才真正的明白朝局的凶险。
难怪曾部堂在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真到了撕破脸皮的时候、也是有着绝地翻盘的资本。
朱文聪却感到很是遗憾,西方都在奋发图强、东方还在内斗,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
等到清廷的第一批留学生送出去、再回来,朝中却没有他们的一席之位、也不需要他们报效皇帝。
“我要强调一点!那些出国留学的学子们,他们。。他们很难回来、一般会选择留在美利坚。
如果你的家族或者他们的家族有移民的想法,九鼎这边也是可以提供移民的渠道。
就清廷目前的环境而言,他们回来不回来都不重要、因为朝廷不会重用他们。
顶多加入曾部堂或者李部堂的麾下,他们见识过西方的花花世界、就很难接受当奴才。”朱文聪突然想起来。
刘昆目不转睛打量着朱文聪,此时自己才明白他的真正目的、一时间感到非常的无奈。
朱文聪的嘴角微微上扬,自己不担心被看破、东方人最擅长揣摩一个人的所有心思。
清廷不珍惜这些留学生、那么九鼎就勉为其难全部收下,不能让那些天才们没有用武之地。
待在清廷也只能每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加入九鼎就能和西方资本硬碰硬、能让自己踏上世界的大舞台上。
“九鼎对他们而言应该是最好的归宿了!能为陛下效劳,我相信他们会感到无比的荣幸与满足。
热爱清廷的人无论如何都会选择回国效力,可这种人是少之又少、他们回来也改变不了什么。
唉!我都开始说一些丧气的话,未来是真的一点都看不到、陛下你说清廷还有未来吗?
给清王朝磕了一辈子的头,突然之间发现自己这一生挺荒诞的。”刘昆感慨着。
朱文聪给刘昆倒茶,他能有这个觉悟证明着他已经开悟、已经接受新思想。
像是那些不思进取、混吃等死的官僚们,刘昆是进步巨大、可惜他也无法改变什么。
“未来在于你所培养的学子们!属于我们的时代终究会过去,未来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
所以我为什么要着重的推动教育建设,因为我把我的一切赌在了下一代的天才们身上。”朱文聪直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