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出发前(2 / 2)

“就是啊姥姥,我去做饭的,您这又是枪又是刀的,哪用得上啊!”

张月也嘟着嘴说到。

“嘿,用不上最好喽!”

老太太捶了捶膝盖,出去抱柴火做饭去了。

村北头王铁匠家。

王铁匠这会儿正训斥着他媳妇:“妇道人家就是不行!”

“我让儿子去进山倒套子,那是锻炼他!你懂啥?”

王铁匠媳妇红着眼眶,嘟囔道:“锻炼啥锻炼,儿子天天打铁还用锻炼?”

“那活多累啊,是他能干得了的吗?”

“你要说咱家非得出一个人,大不了我去!”

王焱在旁边满脸通红,他实在受不了他妈还把他当小孩儿。

于是终于忍不住叫道:“行了妈,我也想去!”

王铁匠媳妇一把薅住儿子的耳朵,扭转了半圈。

“哎哎哎,妈疼!”

王焱嗷嗷叫着说道:“妈我是真的想去,进山粮食给得多,吃饭管饱,还能挣工分呢!”

王铁匠媳妇闻言松开了手,眼眶子有些红。

“去就去吧,记得别逞强,多看看别人咋干的!”

本来王焱才17岁,这么小不应该让他进山,可是他的体格让很多人都忘了他的年龄。

他的身高虽然只有一米七,但是横向发展得有些离谱。

抡锤子练出来一身的肌肉,这也多亏了王铁匠前几年攒下的家底,能保证让王焱吃饱饭。

王铁匠和赵开山好一顿商量,才终于同意他跟着进山打打下手,干点儿修修树杈啥的这种活。

由于他年龄小,只能算半个劳动力。

这几天全村安排了进山伐木工作的人家,都在做准备。

生产队的工具,包括弯把子锯、快码子、斧头、木杠啥的,赵开山早就安排人该修修,该磨磨。

几个车把式也在精心喂马,从山里运木头是要靠马拉爬犁的,人力很难拖动。

还有其他的火炉子,铁皮烟囱,王铁匠已经做好了几套。

炉子是用汽油桶做的,王铁匠把汽油桶的底部切开,安装一个炉门,侧面再开一个孔,接上一截铁皮烟囱。

一个简单实用的火炉便做好了。

等巡山队把房子盖好,只需要给火炉子接上铁皮烟囱,穿过屋顶伸向室外,就能保证房子里的温度。

反正林子里有的是木头,随便烧。

其实对于伐木队来说,吃和住不算啥大问题。

真正困难的是山里寒冷刺骨的低温,随随便便就是零下二三十度。

伐木工长期在这种环境干活,手脚非常容易冻伤。

而且山里地形又复杂,有的地方积雪可能没过膝盖,每往前走一步都是对体力的考验。

一根普通的原木,水分充足,如果直径30公分,长五六米,重量就已经有几百公斤了。

好多时候这种原木要想运下山,第一段路程是要靠人力生扛,用木杠绳子,抬着走。

他们需要在崎岖的地形搬运木材,一个配合不好就非常容易受伤。

再有就是用大锯的时候,需要两个人配合,长时间的重复拉锯动作,一天下来,腰疼胳膊疼。

刚开始的几天是最难受的,全身都疼!

等习惯了一两个星期后才能好点儿。

就算是比较轻松的修整树枝的活,也要整天挥舞着斧头砍砍砍。

当然这个活比较适合王焱。

东北的冬天,白天是很短的,所以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来,从营地出发。

这样可以趁着天亮多干一点,否则一天也干不出多少活。

这也是为啥陈志国他们几个嚷嚷着要进山,吴远最后答应了的原因。

他也非常想让这些知青体验一下东北倒套子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