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这样的突变性刺激效果逐渐消退之后,安胜公司在股市中的表现又将回到原点,继续其跌宕起伏的命运。
除非,在这过程中有意外的好消息传来——比如公司宣布重大技术突破或并购成功,或者是某位神秘的幕后金主横空出世决定对安胜公司进行控股操作——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当前不利的局面。
对于李家豪而言,现在他手中掌握的信息已经足够令他稳坐钓鱼台了。
因为他非常清楚陈建所处的位置以及可能采取的行动路线。
因此只需静静地等待最佳时机来临:
当对方把资金投入市场时再伺机而动。
再加上考虑到之前安胜公司的现状,他对最终能轻松吃掉这笔投资满是信心。
在这场看似波澜不惊却实则暗流涌动的博弈中,李家豪就像是一个耐心十足的老猎手,静静地守候着猎物步入陷阱。
目前,李家豪心中的计划就是如此精密而残忍。
他不仅想要吃掉陈建投入的本金,更渴望通过一系列精心布局,让陈建立足不稳,最后不得不面对自己所有的杠杆配资被套死的命运。
这种贪婪而又不失算计的想法在他心中燃烧,仿佛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操控着这一切。
银行在股市表现不佳时确实握有权力,能够强制平仓以减少风险暴露,这意味着它可以通过快速抛售客户利用高杠杆购入的股票来回笼部分资金,尽量降低损失。
然而,现实总是比理论复杂得多。
尤其是在像安盛这样一家公司遭遇重大负面消息冲击后,其股价极有可能出现断崖式下跌的情景下,银行即使反应迅速也难逃一劫。
这是因为当市场上有着浓厚恐慌情绪时,几乎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接盘已经严重缩水,甚至可能还会继续下探价格范围内的任何资产。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银行立即启动紧急措施进行止损处理,也无法保证能成功脱身。
因为一旦出现大规模抛售,市场上的买单量就会变得极为有限,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大部分待售订单都将以极低的价格成交或者根本无法找到买家。
这就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
越没人接手,则股价跌得越狠。
反过来,股价暴跌又进一步抑制了其他投资者入场的意愿。
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的话,对于使用了高额杠杆买入股票的人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因为他们不仅要面临自身投入全部化为泡影的风险,还极有可能欠下一笔天文数字般的债务给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
但李家豪显然对这种极端局面早有预判。
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将这些因被迫清算而导致价值贬值得离谱的资产悉数收入囊中。
凭借手中积累的强大资本实力,只需要等到恰当的时机果断进场扫货,便可以在短短时间内逆转颓势,并且很有可能将该公司的股价重新推向一个令人咋舌的高度。
到时候,除了他自己以及那些与之共谋的人外,恐怕就只有陈建这类不幸沦为牺牲品的可怜虫会为此付出惨痛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