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早上各大媒体报道出关于安胜公司的新闻,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他继续说道,语调平缓却满是自信。
“在此,我也不想浪费各位宝贵的时间。”
他的话语简练而清晰,给人一种干练的感觉。
“关于早上报道出的新闻内容……”说到这里,安胜公司的总裁突然停顿了一下,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所有的记者,那双眼睛里似乎闪烁着某种深意。
这一瞬间,全场记者都是一副望眼欲穿的样子,他们屏住呼吸,期待着这位总裁接下来的话语,整个会场一片寂静。
“是真的。”
总裁的话音刚落,全场记者仿佛被点燃了一般,立刻炸开了锅,嘈杂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他们作为资深的记者,对于新闻报道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有着极为敏感的触觉。
这个行业里流传着一个不争的事实:
通常情况下,一份报道中有大约三成的信息是确实经过验证的事实,而剩下的七成分则往往是出于某些特定的目的进行的润色甚至是完全的虚构和夸张。
这几乎成为了媒体领域内一条不成文的规则,每位从事这一行的人都心知肚明。
因此,当早晨多家新闻网站以及电视台接连播出了关于安胜公司即将迎来重大转机的好消息时,尽管这些信息迅速传播并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但对于这群见多识广、久经沙场的记者们来说,内心并未产生太大的波动,反而更加保持了一份谨慎甚至是质疑的态度。
毕竟,回顾过去两三年间,安胜公司由于频繁遭遇索赔事件,使得其在资本市场上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股价一落千丈,市值缩水严重,一度被视为即将被淘汰出局的企业。
按照常理推测,如果真的存在能让这家公司摆脱危机的强大正能量的话,那么企业内部应该早已迫不及待地主动向市场发声,力求第一时间平复投资者情绪、提升信心,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外界猜测或是由某家媒体来揭开幕布,这种行为显然不合逻辑也不符合常规商业运作规律。
再者说,即便是退一步讲,安胜公司确实在酝酿某种能够扭转局势的战略布局,且计划借助外界舆论环境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但从策略角度出发,它也没有理由会选择合作那些影响力相对局限的小型地方性媒体去发布这样重要乃至关乎生存的重要声明。
要知道,一旦涉及到如此重量级的信息发布,大多数成熟的大企业都会更倾向于寻找那些具备广泛覆盖范围、强大公信力支持的专业财经或综合性主流传媒平台,通过它们的专业报道来放大声音、扩大影响力。
综上所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这批经验丰富的专业记者眼中,今早出现在各家报纸头版以及各路新媒体推送中的这篇“独家爆料”,其实可信度都非常值得商榷。
几乎所有人都对此持保留意见,并认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情况等待进一步挖掘与核实。
可随着现在安胜公司的总裁亲自为这件事情召开发布会,并公开承认这一事件的真实性,如何不让在场的记者们感到震惊?
“各位请安静一点……。”
报道的内容虽然是真实的,但目前关于具体的赔付问题仍然还存在一些小的细节没有处理完毕。
请大家给我们再过几日的时间来进行调整和完善,到时候我们会在后续召开的发布会上公布详细的处理结果,请各位媒体朋友耐心等待。
这一次公司召开发布会,主要是为了避免相关的报道引起所有支持安胜公司的股东们的疑惑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