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李丽质问寿命!(1 / 2)

“那阿爷呢?阿爷不会也和阿娘一样吧?”李丽质紧张的握紧了拳头。

“陛下倒是没有,陛下还算这样好像是五十多。”

李丽质心里稍微舒服了点,大唐五十多已经算高寿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和李渊一样的。

“小郎君,兕子我们呢?”李丽质这才询问自己姐妹的。

“查到的资料很有限,具体病情不知道,就知道长乐你是气疾病逝于贞观十七年的。”

“啊?贞观十七年...二十三!”

李丽质指尖骤然收紧,脸色变得苍白起来,贞观十七年...那个数字像把淬毒的刀,在她眼底激起千层浪。

“贞观十七年...”她无意识地重复,声音轻得像飘在烛火里的飞蛾。

李丽质知道萧然说这些都是真的,萧然不可能乱说。

知道自己的寿命,心情很复杂,很不是滋味。

“长乐,你别多想,那是之前,气疾确实不好医治,现在不一样了啊!”萧然连忙安慰李丽质。

李丽质的脸色缓和了几分,“小郎君所言甚是,我一生短暂,可能是我福薄,这些怨不得谁,都是我的命数。”

李丽质深吸一口气,眼中仍藏着忧虑,望向萧然问道:“小郎君,那兕子呢?她自幼便与佛有缘,心地纯善,又灵气逼人,本就该快快乐乐地过一生。总不会像阿娘和我一样,早早地被命运捉弄吧?”

话语里满是对妹妹的疼惜与担忧,眉头轻皱,仿佛试图从萧然的回答里抓住最后一丝希望。

这下萧然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长孙皇后至少母仪天下,还有七个子女,李丽质最起码还出嫁成年了,小公主是真的让萧然难受...

“兕子确实度过了快乐的一生...”

“出身贵重,自小被父母兄长阿姐所钟爱,在万众瞩目和宠爱中长大。”

“难得可贵的是兕子没有因为这些而恃宠而骄,史书说兕子一手飞白体,和陛下的放在一起,无法分辨。”

“史书还说兕子有文德之影...皇后殿下谥号是文德。”萧然补充了一句。

说像长孙皇后,是一个很高的评价。

“这个小丫头!”听到小公主如此,李丽质也是打心底高兴。

“文德...这个谥号...”李丽质心情很复杂,不敢想象自己阿爷得多伤心。

从这个谥号,就能感受到李世民的钟爱了。

谥号制度在唐代以前呈现独特轨辙。

汉宣帝皇后许平君首开皇后独立谥法之例,至唐高祖李渊太穆窦皇后时,仍遵循‘单谥为正,从谥为辅’的古礼。

李渊即位时追谥发妻为‘穆皇后’,待其驾崩后才依制加系帝谥‘太’字,合称‘太穆’。

这种‘本谥+从谥’的组合,恰似女子在父权礼制中的依附轨迹。

然而贞观十年随着长孙皇后病逝于立政殿,却打破了延续八百余年的谥法传统。

长孙皇后薨逝次日,李世民亲制册文,赫然以‘文德’二字为其谥号。

这种复谥形式在唐代堪称特例,此前唯有武德年间忠烈殉国的刘感,获高祖李渊特赐‘忠壮’双谥,其余文武大臣皆循单谥旧制。

唐人视‘文’为谥号中最尊美者,所谓‘为美无以尚也’。

李世民以‘文’配‘德’,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将妻子置于超越礼法常规的崇高地位。

《唐会要》载:‘文德者,言其德合天地,道济生灵。’

这种突破常规的谥法安排,恰如长孙氏在《女则》中所书‘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文德’既是长孙皇后一生最好的总结,也承载着帝王对贤后的追思。

长孙皇后也确实配得上这个谥号。

萧然不太懂这些,get不到‘文德’这个谥号在大唐的含金量。

可是李丽质知道。

至于小公主十二岁早夭的事情萧然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