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大明神探1546 > 第168章 放榜日(第二更)

第168章 放榜日(第二更)(2 / 2)

赵文华也瞄了一眼这位,自从乡试考完后,这位就有些失魂落魄,看到对方不开心,他别提有多开心了,也从另一边拉住严世蕃:“东楼兄,快!快!咱们一起去看看,你排在多少名哈!”

‘狗日的!想看我笑话!’

严世蕃气得咬牙切齿,心里却涌起一股逃避之感。

再怎么说,赵文华都是进士,自己如果连个乡试都考不过,那接下来还怎么面对这位怎么面对一心会的其他人啊

别人都是金榜题名,名动士林,就他一个监生出身

别说第二把交椅了,他都感觉自己要呆不下去了!

且不说他的思绪翻腾,众人挤入人群里,来到视野最好的位置站定,等待起来。

时间缓缓过去,显得尤为漫长。

别说旁人,就连林大钦的呼吸都变得粗重,再无往日的冷静。

终于。

“铛——!”

贡院大门内传来铜锣声,人群顿时如沸水般翻腾起来。

“要贴了!要贴了!”

第一张黄纸贴上照壁时,士子如潮水般前涌,不少人被挤得双脚几乎离地,而差役们开始见怪不怪地将人架住,避免踩踏。

海玥几人站的位置本来不错,但此时前方的学子全部踮起脚,有的甚至骑在身边的健仆背上,竟然阻隔住了视野,只听着耳边炸开此起彼伏的呼号:“中了!中了没中没中!!”“再找找!肯定有!”“让开!让我看看!”

“我们上去看看!”

严世蕃按捺不住了,也探起身子,却听得报录人的唱名声远远飘了过来:“——国子监海瑞——”

“十四郎!十四郎!你听到了么在唱你的名字啊!”

严世蕃一震,尖叫起来:“那可是第一张榜,前三十之列!”

明朝中期的顺天府乡试,每期通过的的人数大约在一百五十名左右,也就是一百五十位新晋举人的诞生,这就是京师的待遇,地方上有的连百人都没有。

而一百五十人分为五张榜单,从高到低,依次张贴。

最先唱名的,就是第一张榜单的第三十名,一个个唱上去,直到今科解元。

一般也只有这份榜单有此荣誉,排名靠后的就自己看吧,没有这种当众宣读的机会。

此时海瑞的名字已然响起,代表他不仅高中,还名列前茅!

“那是我么”

海瑞也好像听到了自己的名字,又好像是幻听,神情都有些恍惚了,脑海中只浮现出父亲模糊的背影和母亲慈祥的面容。

他的父亲海瀚是廪生,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吃上了皇粮,只可惜两次乡试都落了榜,后在自己四岁那年,就不幸病逝,唯一留下的,就是一方砚台,上面雕刻着蟾宫的纹路。

海瑞知道那是父亲的期许与不甘,深深记在心中,但母亲谢氏却只让他看过一回,并未时时以此为负担,逼着他一定要考中举人。

而今,他似乎真的中了!

“十四弟,去吧!”

身后传来哥哥鼓励的声音,海瑞下意识地往声源处挤去。

走着走着,忽然右肩剧痛,转头见一个白发老者死死抓着他肩膀,浑浊的眼里布满血丝:“后生……帮老夫看看……宛平……宛平范……范……”

“我帮老先生!”

海瑞见状赶忙扶住,生怕这老者一口气背过去,搀扶着对方一路到了榜单前,竟真的先查看起对方的名讳。

可惜没有。

那白发老者嘀嘀咕咕着,继续等待着后面的黄榜,海瑞定了定神,开始为自己搜寻。

其实方才他也看到了几个熟悉的名字,只是此刻看得更加清楚——

第二十七位,海瑞,国子监学子,广东琼山人士。

朱笔写的名字,在黄纸上排成纵列,每个都在跃动。

恍惚间,贡院屋檐上的脊兽在新升的朝阳下泛着金光,像极了父亲砚台上雕刻的蟾宫。

他怔然许久,露出前所未有的灿烂笑容:

“爹!娘!孩儿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