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酒足饭饱后,高老爷子十分感激师徒三人,特地拿出一个红漆木盘,里头装着二百两散碎金银,递上前去,说:“几位长老,这些盘缠就当作你们取经路上的费用吧。”接着,他又拿出三件棉布褊衫,算是给他们准备的上衣。
唐僧一听,连忙摆手拒绝:“我们是出家人,四海为家,沿途化缘便可,怎能收受金银财帛?”
孙悟空倒是毫不客气,伸手就抓了一把碎银,笑嘻嘻地说道:“高才,昨天多亏你带路,今天又帮着招了个新徒弟,俺老孙也没啥好谢你的,这些碎金碎银就当作带路的辛苦费,拿去买几双好鞋穿吧。以后再遇上妖怪,多帮俺牵个线搭个桥,俺还有赏呢!”
高才听了,忙不迭地跪地磕头谢恩,喜滋滋地收下了。
高老爷子见他们不肯收钱,只好退一步说道:“师父们既然不收金银,那就把这几件粗布衣服收下吧,聊表我的一点心意。”
唐僧依旧摇头,正色道:“我等出家人,若是贪图凡尘之物,便是千劫难修。就带些席上剩下的干粮当干粮就够了。”
猪八戒在旁听得直翻白眼,咧嘴说道:“师父、师兄,你们要清贫便清贫去吧。我可不同,我在这高家庄做了几年女婿,这‘挂脚粮’(离家时带的干粮)怎么说也该有三石才对!”
说完,他扭头看向高老爷子,理直气壮地说道:“丈人啊,我的袍子昨晚被猴哥扯破了,给我弄件青锦袈裟换换吧。鞋子也破了,再给我来一双新的。”
高老爷子心里虽然不愿意,但碍于情面,只得应了,立刻去买了一双新鞋,又拿来一件棉布褊衫,让猪八戒换下了旧衣服。
换好行头,猪八戒站在院子里,摆着肥胖的身子,拱手朝着高老一家人作揖,笑呵呵地说道:“丈母、大姨、二姨,还有各位亲戚们,今天我可就要去做和尚了,就不一一辞别了,别怪我啊!丈人啊,你可要好好照看我的浑家,要是咱们这趟取经没成,我可就回来还俗,继续做你的好女婿!”
孙悟空一听,气得一棒子敲在猪八戒脑门上,骂道:“你个蠢猪,别胡说八道!”
猪八戒捂着脑袋,嘟囔道:“哥呀,我可没乱说,万一半路上出了什么差错,取不了经,那不就啥都耽误了?和尚没做成,老婆也娶不成,那才冤呢!”
唐僧不耐烦地摆摆手:“别扯这些没用的了,天色不早,咱们赶紧上路吧!”
就这样,师徒三人收拾好行李,猪八戒扛着担子,唐僧骑上白马,孙悟空扛着金箍棒走在最前头,引路而行。
三人辞别高老庄的亲友,正式踏上了西行取经的旅途。
师徒西行,遇禅师赠《心经》
取经路上,师徒们平稳行进了一个月,穿过乌斯藏地界。忽然,前方一座高山耸立云端,三藏勒马停步,提醒道:“悟空、悟能,前方山势陡峭,行路须得小心。”
八戒瞄了一眼,满不在乎地说道:“放心吧,这山名叫浮屠山,山里住着一位乌巢禅师,专心修行。我以前还和他打过照面呢。”
三藏好奇地问:“此人如何?”
八戒挠了挠头,道:“这禅师倒真有几分道行,他当年还劝我跟他一起修行来着,我没答应罢了。”
师徒边走边聊,不一会儿便踏上山道。只见此山风景极佳:
山南松柏苍翠,山北桃柳争春。林间百鸟啼鸣,仙鹤翩翩起舞。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溪水潺潺,祥云缭绕,好一处清幽仙境!
三藏骑在马上,远远望见前方香桧树下,有一间茅草搭建的小窝。左侧,一只麋鹿口衔鲜花;右侧,山猴捧果献礼。枝头,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翱翔,仿佛仙境一般。
八戒伸手一指,笑道:“师父,看,那不就是乌巢禅师吗?”
三藏当即催马向前。禅师见远方有僧人来访,立即从树上跳下,迎至道旁。三藏翻身下马,恭敬施礼。禅师连忙扶起,笑道:“圣僧快快请起,贫僧有失远迎,失礼了。”
八戒在旁拱手作揖,道:“老禅师,好久不见。”
乌巢禅师定睛一看,惊讶道:“你不就是福陵山的猪刚鬣?怎的有此机缘,随圣僧同行了?”
八戒咧嘴笑道:“多亏观音菩萨点化,我如今已是唐僧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