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还很谦虚呢。”
宋濂笑呵呵的说道:“像你这个年纪,能读到《里仁》篇的,又能有多少?你做的已经很不错了啊。”
“不会吧......”
谁知道这下,却是让这孩子有些奇怪的看向了宋濂说道:“可是我们村里的同窗,大部分都已经学会了《里仁》篇啊,有些学得快的,都已经读完大半本论语了呢。”
“什么?”
而宋濂一听到这话,就顿时是愣住。
跟着就有点好笑的摇摇头说道:“这怎么可能,小郎,你这是被你那些同窗给骗了吧,他们在逗你玩呢。”
七八岁就读完大半本论语?
怎么可能啊。
正常百姓家的孩子,这个年纪能认全了字就很不错了啊,能像是这个孩子一样,开始接触经典,读到里仁篇就了不得了啊。
更何况是读完大半本论语,这不是开玩笑了吗......
这是官员子弟才有的水平吧。
恐怕这孩子不明情况,是被一些孩子给逗着玩呢。
谁知道......这孩子就很坚定的摇头说道:“真是这样的啊,在课堂上,我都听同窗讲过论语的......而且他们的进度,都远远超过我。”
“什么?”
听到这里,宋濂顿时惊了啊,这怎么可能?
如果是真的,那这个地方,是什么神奇之地,竟是能滋养出这么多的神童?
怎么想都觉得很不可思议啊。
“这个......莫非是有着大儒在此隐居教导?”就连刘伯温,此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那想了半天,才皱着眉头如此说道。
他是知道,任以虚在这里免费办的私塾。
但是免费归免费,说到底,也就是个村中私塾而已啊。
只不过一个村里的私塾,水平如何能跟城里相比?
在他看来,这些孩子能够读书识字就已经很不错了啊,至于真的学习学问,还是洗洗睡吧。
可是现在,这孩子的进度竟然如此之快?
他不由得想到了任以虚。
莫非,任以虚还专门找了一个隐居的大儒,来给这些孩子当先生?
这要是旁人,他肯定不会相信,一个少年办的村里私塾,凭什么就让一位大儒看上啊?
可是面对任以虚,他却没有这份自信。
别的就不说了,就光是任以虚的那份才学,就让刘伯温都深深的为之惊叹。
特别是与之对谈起来,更是如饮甘霖,让人不知不觉间沉浸其中。
要是能每天跟任以虚对谈,互相请教学问,那让一个本就起了隐居之心的大儒,在此地隐居,顺便教教小孩子们,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啊..
“你们先生现在可还在私塾中吗?”想到这里,刘伯温就是看向了几个小孩子问道。
这时,宋濂也是被提醒了过来,也是顿时是深以为然了起来。
对啊,这种事应该就是大儒才能做出来的。
自己在这里随便走走,可能真就遇上儒学上的高人了啊。
毕竟此地主人如此心善,也能吸引到大儒在这里定居。
有这种机会,当然要去见一见。
“先生平日里就住在私塾当中......”孩童很乖巧的说道。
“就只住在私塾中?果是简朴啊......那能请小郎带路吗?”宋濂闻言,又是在那感慨一阵之后,就是看向了小孩子说道。
“没问题!”
几个小孩子也是精力旺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当即就是蹦蹦跳跳的,在前面带起了路来。
而这一路上,为首的小孩还在那叽叽喳喳的好奇问道:“先生,你们也是读书人吗?”
“呵呵,是啊......”
宋濂摸着胡子,微微一笑说道:“老夫我少年的时候,条件可比你们都要艰苦的多了,你们能得到读书的机会,就要好好读书。”
“日后考取一个功名,帮助君主治理江山社稷,为圣人传下道统,才不负今日苦读,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