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偶遇李景隆(1 / 2)

“那个......小人不是来告状的,只是要献上一本书。”

“献书?”

衙役一愣,跟着有些狐疑的看着一身朴素的福伯。

就你还献书?

他真想问一句,你识字吗你?

怕是字都认识一箩筐,你献的哪门子书啊。

“算了,在这等等吧,我去跟通报一声。”

衙役一脸古怪,不过还是答应了下来。

然而正要进去,却只听一阵骂骂咧咧的声音传来:“妈的,敢跟老子抢女人,不打听打听我是谁,我爹可是曹国公,就你们几个伯爵儿子,也敢跟我斗?瞎了你们的狗眼!”

“以后别让我在红袖招见到你们,否则见一次打一次!”

这时,就只见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从衙门当中迈着螃蟹步,很是意气风发的走了出来。

而在旁边,还有一个师爷打扮的人,在旁边小心陪着,一脸赔笑的说道:“九江公子说的是,只是公子也体量一下我们的难处,回去不要跟国公说起此事。”

如果任以虚在这,听到这些对话,必然会对这个骂骂咧咧的少年,肃然起敬。

因为这可也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明初神人啊!

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名将,在他面前,都不值得一提!

这是在大明唯一一个获得了战神称号!

并且改写了历史的人物!

不是别人,正是大明战神——李景隆!

在建文年间,统帅几十万大军,坐拥全国物力,跟朱棣对战,却不断给朱棣送人头,直接将朱棣给送上皇帝宝座的神人啊!

不得不说,但凡在靖难之役中,换成个正常武将打仗,可能整场战役的结果,都将改写。

可惜啊......

建文帝,就是很信任这个名将世家出身的李景隆......

要说他真的是出身高贵,本身是明朝初期将领,曹国公李文忠之子。

可以说是根红苗正,应该是家学渊源才是。

再加上李景隆虽然没本事,确实是能说会道的,嗯,就是个演说家。

建文帝也就信了他的鬼,直接让他参与削藩行动。

于是在靖难之役时,将其拜为大将军,征讨朱棣。

战果就挺惨不忍睹。

先后在郑村坝、白沟河兵败失利,导致攻守形势逆转,坐罪夺职,召回朝中。

后来朱棣兵临京城,他又再度奋起领兵,只是这次领兵却不是为了跟朱棣最后一搏,而是直接打开金川门迎接燕军,导致南京失守。

这导致到了后来,人们复盘此战的时候,甚至都怀疑,这个李景隆,是不是朱棣手下的最大间谍?

要不然李景隆怎么会输的这么离谱?

然而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的李景隆,还是光环缠身。

名将世家,十几岁的年纪,加上相貌周正,潇洒不羁,正是鲜衣怒马的时候。

此时横行京城,那是无人敢管,跟几个伯爵子嗣,在青楼当中争风吃醋,发生冲突,那是再正常不过了啊。

事实上,要不是现在是洪武年间,法令严格,他怕是连应天官府都不必进。

“这怎么还有个老头?还不赶紧给公子让路!”师爷见到福伯还在那挡着路,急忙说道。

“那个大人,小人是来献书的。”福伯小心的说道。

“你个糟老头子献的哪门子书啊。”李景隆有点不耐烦。

“咳咳,老农献书,此事也挺罕见,我得处理一二,就请公子自便吧。”

师爷这个时候就是连忙抓住机会,只想赶紧送走这个瘟神,跟他相处的每一刻,那都得倍加小心,伺候他可真不是什么好活。

“且慢,什么书,给本公子拿来看看。”李景隆此时有点感兴趣起来。

“是......”

福伯连忙应是,将那书拿了出来,而李景隆看了一眼书名,就是撇撇嘴:“还是农书呢,没什么好看的,走,咱们去喝酒。”

“不是......我真得处理公务。”师爷苦着脸说道。

“怎么,你看不起我是不是!”李景隆顿时竖起眉毛。

“不是不是......是这书很重要,你看啊,这里面提到了农事,这可都是老农的经验总结,比如其中提到了农事技术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