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知青9(2 / 2)

王茹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十分肯定地转过头回答道:“对啊,大娘,这么好的机会当然得试一试,反正也没啥损失。”

然而,长安却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地说道:“我就不报啦。”

“嗯?”王茹听到这话,手上正在用力拔着的杂草瞬间停住了动作。

迫不及待地转过身去,瞪大了眼睛望着对方,急切地问道:“镜子啊,明明你的成绩可比我好太多,为什么不报?”

她说是跟着学,但也清楚和镜子不是一个水平,只是参与一下而已。

“你试试吧,我有些迷茫。”

她看过大队小学,三个老师休息的时间也不长。

知道以自己目前所拥有的资源,从来到这里就开始心心念念想着的那件事情能够成功实现的话,那以后就根本不需要再辛苦地干活了,所以实在没有必要去抢占这样一个名额。

那可比去当老师轻松多了。

若是她什么都没有,那肯定是要上去拼一把的。

原本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嫂子也好奇地凑了过来。

略带调侃地对长安说道:“哟呵,不愧是从大城市里来的知识青年呐,说起话来就是不一样,文绉绉的真好听。”

说完,嫂子还忍不住掩嘴轻笑起来。

“可不是嘛!要知道霍知青和王知青可都是打京城来的呀,搞不好还亲眼见过大领导呢!”

那位大娘似乎瞧出了这两人今儿个不像往常那般沉默寡言,于是便满脸笑容地开口说道。

说来也是奇怪,这俩孩子每次一干起活,就喜欢两个人缩在一起,搞得她们这些人想打听点事儿都没法子。

这不,好长一段时间过去了,那些憋在心里头想问的问题一个都没能问出口。

此刻,眼见着周围的人们纷纷聚拢过来,把俩人给团团围住了。长安见状,索性一边手脚不停地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跟大伙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起京城那边的种种情况。

还甭说,这些大娘、嫂子们对她讲的东西那叫一个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的,时不时还插上两句话问问细节。

“哎呀,听说那天安门的城墙特别高,是不是真的啊?”有人好奇地问道。

“没错儿,确实高着呢。等以后大娘们也能到那儿拍张照留作纪念。”长安笑着回答道。

“唉,我们哪儿有那个钱跑去京城哦。”李大娘叹了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没钱怕啥,等将来年纪大了,就算是走路过去,也得瞅一眼才行呐!”旁边另一位大娘豪气冲天地说道。

“就是就是,到时候咱们向阳大队这帮老菜梆子一块儿结伴走着去!”又有人附和着喊道。

看着眼前这几个热热闹闹、七嘴八舌聊得起劲的人。

长安不禁心生感慨:其实这里也挺不错,大伙儿都充满了朝气与活力,积极向上得很。

要是能够吃得更饱一些,那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