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望着棉苗上那触目惊心的黑斑,心中一万头羊驼奔腾而过。
墨汁?
这玩意儿怎么会出现在棉苗上?
但那颜色、那形态,还真别说,像!
“黄婆婆,你仔细看看,这黑斑,是不是有点像……被谁泼了墨汁?”李明眉头紧锁,恨不得把眼睛瞪成显微镜。
黄道婆凑近细看,原本就布满皱纹的脸,此刻更是拧成了一团:“哎呦喂,你这么一说,还真是!可这墨汁……谁会闲着没事往棉苗上泼墨汁啊?”
两人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
但事态紧急,顾不上细想,救棉要紧!
“黄婆婆,咱们得赶紧行动起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这究竟是什么鬼东西!”李明当机立断,撸起袖子就要开干。
说干就干,两人立刻组织人手,小心翼翼地采集了病株样本,送往纺织作坊。
作坊里,李明早就让人腾出了一间屋子,改造成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室”。
说是实验室,其实也就是几张桌子,几个放大镜,加上一些瓶瓶罐罐。
李明和黄道婆一头扎进“实验室”,开始了没日没夜的研究。
他们将病株切片,放在放大镜下观察,试图找到病害的根源。
李明凭借着记忆中那些早已模糊不清的植物病理学知识,再加上黄道婆几十年积累的经验,一点一点地分析着。
然而,就在李明和黄道婆为了拯救棉田焦头烂额的时候,那些抵制革新的传统纺织工匠,又开始作妖了。
“我就说嘛!这革新就没安好心!看看,棉田都出问题了吧?这肯定是革新带来的恶果!”
“就是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肯定没错!非要搞什么革新,现在好了吧?棉田都要绝收了!”
“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找朱重九,让他停止革新!不然咱们都要饿死了!”
这些人在人群中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
棉田地主们则在一旁幸灾乐祸,等着看李明的笑话。
“哼,我就说他不行!还想改变棉花的种植方法?真是异想天开!等着吧,这次看他怎么收场!”
“就是!他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脑袋摘下来给他当球踢!”
更可恶的是,这些地主们还四处散布谣言,说革新会让整个纺织业陷入绝境,搞得人心惶惶。
面对内忧外患,李明心里也是压力山大。
但他知道,自己绝不能倒下!
一旦他倒下了,整个革新计划就全完了!
“黄婆婆,咱们必须加快速度了!不然,等那些谣言传开来,就更难办了!”李明一边观察着显微镜下的切片,一边焦急地说。
黄道婆点了点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放心吧,老身一定尽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明和黄道婆几乎是废寝忘食地工作。
他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终于,在第三天晚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找到了!找到了!李明,你快看!这……这好像是一种真菌!”黄道婆激动地指着显微镜下的一个画面,声音都有些颤抖。
李明凑过去一看,果然,在棉苗的切片上,发现了一种微小的真菌。
这种真菌的形态,和他记忆中的一种棉花病害——棉花炭疽病,非常相似!
“没错!就是它!棉花炭疽病!”李明兴奋地一拍桌子,“没想到,这个时代居然也有这种病!”
确定了病害的种类,接下来就是寻找治疗方法了。
李明凭借着脑海中残存的记忆,结合黄道婆的经验,很快就制定了一个治疗方案。
“黄婆婆,咱们可以用石灰水进行消毒,然后再用草木灰覆盖,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真菌的生长!”李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黄道婆。
黄道婆听后,连连点头:“好!就这么办!咱们赶紧组织人手,开始治疗!”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将石灰和草木灰运到棉田,组织工人们对染病的棉苗进行消毒和覆盖。
李明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工人们如何操作。
经过几天的努力,棉田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控制!
那些原本奄奄一息的棉苗,开始慢慢地恢复生机。
消息传开,整个纺织作坊都沸腾了!
那些原本抵制革新的工匠们,也开始动摇了。
“哎呀,这朱重九还真有点本事啊!居然真的把棉田给救回来了!”
“是啊是啊!看来这革新,也不是一无是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