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说笑笑,忙碌中多了几分惬意,又都紧赶着帮锦记把这十亩地种上木薯。
晌午日头正烈,地里依旧忙得热火朝天。
锦绣到地里给贺年庚和王氏送饭的时候,便看到这么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哟~,年庚家的来给当家男人送饭了。”看见的婶子,忍不住打趣道。
锦绣脸皮厚,半点不带羞怯,应得轻快:“大家手头要是忙活得差不多了,也快些回家吃饭。”
“好嘞,就剩这么点活计,咱们干完了先。”
“辛苦各位父老乡亲了。”
“瞧你,说的是什么话,该是咱谢谢你们家才是。”
几番欢声笑语的寒暄,裹挟着乡亲的纯朴,又富有浓浓的乡邻情意。
贺年庚向来沉寂的面容,唯有看见锦绣的时候,露出几分柔软,朝她走来。
夫妻俩四目相对,笑意盎然,锦绣没忘了喊上王氏和两位王家嫂子:“嫂嫂,我给你们都带了饭,快过来吃。”
王氏回头一笑,直起腰身应道:“哎,好嘞。”
王家大嫂,笑说:“瑶丫头有心了,还不忘了咱俩。”
贺年庚上前,接过锦绣手里的食盒,柔声问:“日头晒,怎的不让魏娘来。”
锦绣拉过他脖子上的汗巾,给他擦拭额头上的汗水,说道:“停云睡着了,我让魏娘看着两个大的午休,便自己来给你送饭。”
说着,示意旁边的水沟:“快先去洗手。”
“好。”
这时,一名村民婶子抬眼看来,笑道:“年庚家的,你们家这回带着咱村里种新粮食,回头收成人手不够,记得喊上婶子,婶子把家里的几头牛都拉来给你们家忙活,不收工钱。”
婶子口中的【牛】,指的是家中几个小子。
个个都是干活的好把式,最近到年忠哥俩的老房子那帮忙建房。
有婶子带头,邻近忙活的乡亲也跟着附和:“对,没错,咱都来帮忙。”
锦绣笑容感激,嘴上不与大伙客气:“好,一定喊上乡亲们帮忙。”
“就该如此,过些天等你们给咱们发了种子,我们家也腾出几片地种上这粮食。”
村民们的地大多在春耕的时候种满了庄稼,现在能腾出的多是菜地,或是到山脚开出的荒地。
锦绣思及此,便道:“大家可以到山上开荒,我们这里的气候,在山上种木薯许是比种在田里收成更好。”
“木薯喜湿怕涝,我们这地方每年雨季总有那么一两场大雨,种到山上还不用挖排水的田埂,大雨会自个往下流,收成的时候,把来年的种子也就是这木薯梗留好,别让霜打了梗子,提前在山里挖个坑垫上东西埋好封存,来年就是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