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中决定,先派遣斥候深入印度境内,侦察敌军的情况;同时,加强军队的后勤保障,确保粮草和物资的供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交趾的军队开始了紧张的备战。
士兵们日夜训练,练习武艺和战术。
工匠们则加紧制造武器和攻城器械,如弓箭、刀枪、投石机等。
整个交趾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中。
与此同时,印度国内也因为这件事产生了分歧。
一些大臣认为,应该继续加强军事防御,准备与大明开战。
他们认为,印度的军队并不比大明弱,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一定能够击败大明。
而另一些大臣则认为,应该再次与大明进行谈判,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
他们担心战争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使百姓受苦。
印度国王在两种意见之间犹豫不决。
他召集大臣们再次商议此事。
在宫殿内,大臣们争论得十分激烈。
支持开战的大臣们慷慨激昂地说道:“陛下,我们不能向大明示弱。我们的军队有能力保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如果我们现在退缩,将会被其他国家嘲笑。”
他们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脸上充满了坚定的神情。
而主张和平谈判的大臣们则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战争一旦爆发,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我们应该考虑百姓的利益,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
他们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忧虑和无奈。
印度国王听了大臣们的争论,心中更加烦躁。
他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都不要吵了!朕自有主张。先加强军事防御,同时派人去大明,看看他们的态度是否有所改变。”
在大明京城,朱允熥也密切关注着交趾的备战情况和印度的动态。
他知道,这场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但他也希望能够尽量减少双方的伤亡。
“陛下,印度派人前来,说是希望再次进行谈判。” 一名宦官向朱允熥奏道。
朱允熥冷笑一声,他双手抱臂,眼神中透露出不屑,说道:“他们之前如此狂妄,现在又想来谈判。告诉他们,除非印度国王亲自前来,向朕赔罪并表示臣服,否则一切免谈。”
使者将朱允熥的话带回了印度。
印度国王听了,气得暴跳如雷。“好你个大明皇帝,如此不给朕面子。朕定要让你们知道朕的厉害!” 他大声吼道,一脚踢翻了旁边的桌子。
于是,印度国王下令全面加强军事防御,准备与大明开战。
一场大战即将在南亚大陆上爆发。
随着时间的推移,交趾的军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朱柏和沐春率领着军队,士气高昂地等待着出征的命令。
在边境线上,双方的军队对峙着。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朱柏站在军队的前方,望着对面的印度军队,心中充满了信心。
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是为了维护大明的尊严,也是为了拓展大明的疆土和影响力。
“将士们,我们肩负着大明的使命。此次出征,我们一定要奋勇杀敌,为大明争光!” 朱柏大声喊道。
士兵们齐声高呼:“奋勇杀敌,为大明争光!” 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将这紧张的气氛都冲破。
而在印度军队那边,士兵们也严阵以待。
他们虽然心中有些恐惧,但在国王的命令下,也只能硬着头皮准备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