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 第409章 我楚云飞不会让老实人吃亏!步子大

第409章 我楚云飞不会让老实人吃亏!步子大(1 / 2)

第409章 我楚云飞不会让老实人吃亏!步子大了扯了蛋(求订阅)

“主要生产的就是五十毫米掷弹筒,溯源的话,其实就是仿造的日军的大正十年式掷弹筒。”

“此前国内有过一批技术人员初期进行过仿制,在民国二十五年之际,重新开始了仿制生产。”

“因为积累了一定的生产经验,所以我们便直接邀请了相应的工作人员前来指导。”

“长治兵工厂生产的也是民国二十七年式掷弹筒,目前月产量可以稳定的达到五百门,掷弹筒专用榴弹四千枚的月产量。”

至于为什么仿制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停下。

其实是因为大正十一式掷弹筒的精准度较低,看不上。

但后来又和日军数次交战,发现无法有效反制掷弹筒。

等叫到迫击炮支援的时候。

敌军早已经更换了阵地。

大正十年式掷弹筒的定位就是超轻型迫击炮。

支援火力,非常轻便。

研究了一阵子发现,最好的办法还是以毒攻毒。

以掷弹筒对抗掷弹筒。

所以才会有民二十七年式的掷弹筒。

这东西最大的好处就是生产起来方便。

像楚云飞此前特意要求生产的线膛迫击炮。

其实也是为了本次的陆军整理使用。

这些射程超过日军九七式迫击炮的线膛迫击炮,勉强可以作为乙种步兵师的攻坚火力。

即便无法攻坚。

在射程方面比之日本人。

也基本上不吃亏。

既然山野炮暂时做不了。

做点线膛迫击炮补充总好过没有。

但是真的下命令去研究,生产使用的时候。

却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

这次楚云飞带着曾万钟过来视察,也是捎带着了解情况。

“整编之后,一个作战团将会配属至少六十四门以上的掷弹筒,每一个乙种步兵师下设三个基础步兵团,一个补充营,一个工兵排,一个迫击炮排。”

“但是这个迫击炮排装备的四门迫击炮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三个月了目前尚未完成试制。”

普通滑膛迫击炮的性能,长治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可能还不如小日子的迫击炮。

更不用提什么射程压制了,装备下来其实不具备太大的实际意义。

正当两人在会客室内等待的时候。

远处一个声音骂骂咧咧的快步走了过来:“我都说了忙,让我过来干什么。”

“报告我都交到主任那边了”

“刘工,小点声,来的是两位长官。”

“长官怎么了,楚长官自己亲口承诺不会干涉这个项目的进展和研究,现在遇到了困难,就要停下,这叫什么事”

“行了老刘,你别跟我发牢骚,你去和楚长官发去。”

刘晨阳推了推那戴着并不合适的眼镜:“冲你发牢骚是为了让你转达。”

“行了行了,你小点声,都到了。”

“报告!”

“进来。”

房门被推开。

刘晨阳站在了楚云飞的对面:“楚长官。”

“这位是第五集团军的曾长官,我们这趟来也是想要了解一下此前拟定的线膛迫击炮试制情况。”

“炮管刻膛线本身就是个精细活,我们目前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炮管膛压不足”

楚云飞伸手示意刘晨阳停下:“要人我给你人,要钱我给你拨款,晨阳,我想要知道你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做出来,并且进行批量生产。”

“至少需要三年。”刘晨阳给了相对保守的数字。

“我等不了这么久。”楚云飞听到这个时间也难免有些惊讶,他迅速起身:“陆军整理计划需要快速推进,这些乙种作战部队也需要装备大量的支援武器,如果线膛迫击炮这么长时间才能够批量生产,训练使用和列装,维护保养的学习还需要至少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刘晨阳沉默。

作为线膛迫击炮的负责人。

研制这款武器的时候遇到的困难比他想象之中的多了许多。

而炮管加膛线的最大好处,就是提高射程和精准度。

缺陷不是没有,就是成本高。

原本这个成本,楚云飞是能够接受的。

因为对他而言,这个成本远低于在长治兵工厂生产山野炮。

可现如今。

刘晨阳给他交出了一份不尽人意的答卷,让楚云飞开始了迟疑。

本身穷的都他娘的要当裤子了,前面的部队嗷嗷叫着要装备。

如果造不如直接买的情况下。

为什么还要在这个时间点去搞自研呢

“等到民国三十二年(1943)再装备这样的武器,还有什么意义”

“楚长官,对于开发难度的错误判断我愿意承担责任,但我想请求你不要中止相关的研制计划。”

刘晨阳接着给出了自己的理由:“线膛迫击炮的精准度提高势必会带来更高的战术价值,普通滑膛迫击炮或许需要十发炮弹才能够摧毁的战术目标,线膛迫击炮或许仅仅只需要两发。”

“根据我们团队的论证、线膛迫击炮的精准度可以在四公里内的射程范围内提高两倍,原本滑膛迫击炮的cep可能达到一百米,但线膛迫击炮可以做到四十。”

楚云飞示意刘晨阳坐在一旁,耐心解释道:“我的刘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钱,而不是性能,首先要解决的是有无问题。”

“我目前正在推进的陆军整理计划之中的关键一环,便是解决乙种步兵师火炮不足的问题。”

“光是二战区,预计整理出十六个乙种步兵师出来,这就至少需要三百门的迫击炮,按照目前的开发进度,极大的拖延了此次的整理计划。”

等了半分钟见刘晨阳没有动静。

楚云飞此时也回过神来。

此前主张进行线膛迫击炮开发似乎不太现实。

是典型的步子太大扯到了蛋。

在他的印象之中,这种在冷战前期开发的线膛迫击炮除了成本略高,维保稍微困难一些之外。

基本上全都是优点。

媲美山野炮的射程和较高精度。

使得这种武器非常适合现如今的乙级作战部队。

成本虽然高,但总不至于比生产山炮、野炮还要高吧

抱着这样的心态。

刘晨阳团队才会被楚云飞要求搞这个线膛迫击炮。

虽然刘晨阳的能力还算不错,有留学经验,有技术基础。

只是楚云飞下意识忽略了那孱弱的军工业基础。

现如今出现问题。

当尽快调整才对。

楚云飞的意图很简单。

要么就下大力气搞,要么就不搞。

每年拨款一小部分,而后就这么吊着项目,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意义。

刘晨阳自然不敢夸下海口,立军令状。

国内的军工生产设计一直都是薄弱的一环。

何况此次关系甚大,他们不是没有pnb方案。

“晨阳,这样,你们技术团队转而进行82毫米滑膛迫击炮的仿制工作上面来,尽快提高产能,至少要满足整编所需。”

“至于后面是否会重启线膛迫击炮的项目研究,要根据西北制造总局方面的产业升级进度调整。”

刘晨阳略显失落。

他很看好线膛迫击炮的项目。

至少在山地地形之中。

这类的迫击炮能够很好的取代山炮和野炮。

可做不出来,他也没办法。

新式武器的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试错。

何况线膛迫击炮在这个年代本身就是独一份。

困难很多,阻力也很大。

楚云飞拍了拍他的肩膀:“不要有什么压力,即便是打完了小鬼子,线膛迫击炮也是有前景的,你的团队已经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后续有研发需求的话,肯定也会考虑到你们的团队。”

“是,长官,请你放心我们会立即着手进行滑膛迫击炮的仿制工作。”

楚云飞点了点头:“嗯,去吧。”

刘晨阳和楚云飞握了握手之后,在赵鹏程的示意之下离开了房间。

曾万钟这才缓缓出声:“我们的底子太薄弱,现在进行自研工作,实际上有些不合时宜。”

楚云飞并不否认这一点。

有多少钱做多少事,他不会为了一腔热血就他娘的搞自研。

那是对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不负责。

他们现在迫切的需要火炮,管他是进口还是自己研究的。

能打小鬼子的,就是好武器,好装备!

“贵部目前拥有多少的火炮”

曾万钟思索了一下给出了个实数:“迫击炮一共六门、其中四门土造、掷弹筒四十七门,基本上都是缴获,还有炮龄几十年的小炮,架退炮,铸造土炮,能听响的一共有四门。”

五集团军总体而言装备不应该这么差。

见楚云飞面露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