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楚云飞留下的雷炸了;询价的苏联人(求订阅)
“目前经过二次复核统计,没有任何掺假的征粮数量为八百万石。”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谢明一脸恭敬的站在了阎老西的不远处。
汇报着此次的秋粮征收工作情况。
听完统计出来的数字之后。
阎老西此时笑容正盛。
八百万石!
惊人的数字。
整个山西尚未完全光复。
在征粮数额基本上定在百分之十的情况下。
居然还能够征收到这么多的粮食!
最为关键的是。
按照谢明下基层了解到的情况来看。
从阎老抠刮地皮,到大善人阎老西仅仅只需要一年的时间。
风评的转变,似乎只需要小鬼子和伪军来上一轮征粮。(伪军征粮平均比例在25%-35%,每亩一点五斗左右,是国统区的两倍,是根据地的三倍。)
丢城失地的阎老西此前不是没有挨过骂。
但是现在随着龙城光复。
风评在逐渐转变。
在谢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晋北、晋中的百姓受到了日本人的压迫之后。
开始怀念起了阎老西治下的好!
有时候谢明都觉得有些离谱。
许是因为日军统治时期过于残酷。
完完全全不是人过的日子。
稍微安稳一下。
他们就极其容易得到满足了。
国人还是爱安逸。
这种爱安逸的性子,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改变了。
阎老西从座位上起身之后,而后亲昵的询问道:“渝发,晋南地区的基础建设情况如何了”
“目前主要还是缺少经费推动。”
谢明的汇报颇有层次,显然提前梳理过相应的情况,他颇为笃定道:“晋南、晋中地区公库刚刚成立不久,没有多少的进账。
曲沃地区的烟草专税,此前您答应交由云飞自由支配,所以这个财税大头目前无法动用。
因为此事,我与孙卫谋进行过相应的沟通。
他表示钱已经被用于投入到后勤体系的改革之中。
现如今进展过半,也是需要用钱的时候,至少在两年内无法用于推动晋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用款,所以还需要长官司令部另想办法。”
一提到钱,阎老西也是颇为无奈,满脸愁容,感慨万千:“前线还在打仗,省内百废俱兴,现如今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
“按照您的吩咐,优先恢复铁路交通线,消耗了我们大量的财政收入。”
“正太铁路沿线以及同蒲铁路沿线恢复交通的话,还需要多久”
“以目前的速度来看的话,恢复通车至少需要到明年一月份。”
“两个月。”
阎老西背着双手,眉头紧皱。
在谢明不远处来回踱步了一分钟之后。
阎老西接着又问:“目前山城方面是否愿意进一步的提供财政支持呢”
谢明摇了摇头:“统帅部正在加紧策划本轮的反攻,本就所剩无几的经费全部用于了本轮的战斗,甚至军饷都难以发齐”
阎老西眉头之中忧虑再添几分。
谢明接着补充道:“另外听说美国人拒绝了相关的经济援助、苏联人方面目前也无准确消息,如果这些外国盟友不提供帮助的话,国民政府的经济很状况很有可能会进一步的恶化。”
“当前山西民力已经达到了极限,民国二十五年,山西绥靖公署曾预发性的进行了大规模的征粮,结果呢”
“小鬼子还没打过来,山西就出现了春荒的情况。”
阎老西的目光之中透露着些许的决绝:“这件事情,我们此前是犯过错误的,既然云飞已经将其纠正了过来,我们就绝不能再重蹈覆辙。”
“晋南地区的基础建设可以缓一缓,先小规模的投入,甚至动员当地的士绅主动出钱修路,后续财政宽松了,我们可以还给他们。”
“就按照每年五厘的利息找他们借吧”
谢明摇了摇头,出声拒绝道:“阎长官,根据我们此前和山城方面达成的协定,山西发展银行,山西农业银行均不得以国民政府之名义发行公债,如若需要募集资金,则需要上报财政部,等待宋财长的批准。”
阎老西惊讶无比:“我什么时候答应山城这件事情了”
“这件事是云飞答应的,不过当时答应的是晋东南地区,但因为宋财长以及山城方面后期再度提供了大量的物资、以及军事装备之后,云飞便同意在山西地区进行相应的经济改革,这件事情当初您也是复电同意的。”
阎老西恍然大悟,像是刚刚想起这件事情的细节。
只不过当时的山西地区。
实际上仅仅只有晋西南、以及晋东南两块地方。
和现在的山西完全不是一回事。
而且对于阎老西而言。
即便是白纸黑字签订的协定,也是可以违约的。
所以他一开始的时候,真没把这件事情放心上。
“云飞还是太年轻,真让孔家的人肆无忌惮的在山西刮地皮,咱们的这些父老乡亲们可就全完了!”
谢明默不作声,他是没办法。
阎老西着急的思索着对策。
孔祥熙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他实在是太熟悉了。
因为这俩几乎相当于师出同门。
且在一起共事过。
通过“金融借款”等相应的手段。
迫使民众背负利息较高。1
又因为生产力低下的缘故,农村民众基本上无法有效结清相应的借款。
想要还。
只能够结成小农生产合作社性质的基层组织。
提高相应的生产力,才能够承担相应的债务。
这其实也是民国农村土地改革政策的一环。
只不过让孔庸之搞的一团糟。
成为了国民党腐败分子欺压老百姓的手段。
着实可恨。
这群该死的反动派,就应该吊树上。
谢明则是眉头紧皱。
在他看来。
楚云飞脑袋非常好用,每一步基本上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即便是现如今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