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常瑞元:那就让他们打吧,打他个天翻地覆!
美国人不吭声。
新训场地的选址,以及相应的安排工作自然也不会让美国人知道。
除非美国人愿意出钱.
这和他们原本打算的建军计划其实也有一定的关联。
只是。
山城方面不可能同意美国人索要的指挥权。
这件事情,常瑞元也和楚云飞详细聊过。
指挥权这个东西。
在楚云飞看来,哪怕是常瑞元微操,都好过美国人指挥。
毕竟美国人是真有可能会拿这些新组建的作战部队作为炮灰使用。
而且美国人在二战时期的军事指挥水平,真的很是一般。
楚云飞也很难信任美国人。
拖美国人下水,割点这群老外的韭菜,没问题。
但是让他们吃亏。
那楚云飞不可能答应。
方立功首先在众人面前说了自己的想法:“在短时间内,日军晋北的防御体系很难重新整理,我们在此反攻必然能够取得相当不错的战果,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大同及周边地区,更重要的是确保大同。”
“这就促使我们无法将全部的兵力以及精力用于前线战场,势必需要留出一支作战部队抵抗日军的反扑。”
“第五集团军完成整理之后,将会前往平型关一线接替二十七军范汉杰所部的防御,而范汉杰所部的战斗,很适合承担这样的角色。”
“至于防线过长,兵力较为稀疏的这一点,则会由其他作战部队进行填充,在相应的防御作战之中,我们也可以承担相应的角色。”
楚云飞身子微微前倾,略微调整了一下:“第五集团军方面终究缺乏重武器,在平型关一下独立作战还是太过于吃亏了。”
“依我之见,不如直接将第五集团军调往晋北前线。”
“同意。”
“嗯,没什么太大区别。”
“刚好有我们兜底。”
众人此时也反应了过来。
楚云飞此举也是想要抬一手第五集团军。
毕竟曾长官是第一个响应陆军整理的长官。
再算上现如今的第五集团军内多了许多的黄埔和山西军校的新军官。
这些实习的军官想要转正,亦或者是往上走一走。
自然需要战功。
更何况曾万钟、唐,武等人一样也需要战功去提拔自己人。
与其把反攻晋北的一部分功劳分润给二十七军。
还不如留给第五集团军。
至于驻守平型关的苦劳。
范汉杰也获得了相应的功勋。
没必要所有的便宜都让黄埔嫡系占去。
中国人没有意见,不代表美国人没有意见。
在史迪威的视角里面。
第五集团军再怎么整理,那也是军阀部队。
旧军官的裙带关系充斥着整个
史迪威有些疑惑:“楚,如果以军政部的战斗力等级评估,第二十七军的战斗力当属一流,为什么不调派二十七军参与到本次的进攻之中呢”
“正是因为第五集团军战斗力稍差一些,所以让二十七军固守平型关一线,我们的侧翼才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楚云飞本想表达现如今的第五集团军战斗力比之前要好上不少。
但话到嘴边,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的目的不是为了反驳史迪威。
而是以他的观点让他闭嘴,并且避免产生矛盾。
史迪威这人,楚云飞还是有所了解的,顺毛捋的时候一切都好说。
要是站在他的对立面,那就有些麻烦了。
这史迪威也不是个好相与的角色。
脾气臭的像是一块石头。
听楚云飞这么一说,史迪威也不再言语。
有这样的顾虑也属正常。
日军进攻山西的路线比37年的时候不多什么.
这些地方基本上都已经有了部队驻扎和防守。
而且长治、龙城地区生产的水泥、钢筋基本上都用于了这些地方的防御工事修筑。
完全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平型关一线,是此前晋北反击战原定的右翼作战部队进攻方向。
没有多少的防御工事,确实需要战斗力更强的作战部队。
楚云飞清了清嗓子,而后接着道:“统帅部拟定的进攻计划,和我们此前所使用的中路突破战术并无太大的差别。
只不过这一次我决定以侧翼迂回包抄,中路粘滞的方法,寻求歼灭日军四十一师团主力的机会。
上一次,我们将其重创。
即便是经过调整,四十一师团相较于二十师团,都是那个好捏的软柿子。
先干掉他们。
再想办法击溃二十师团这样的常设精锐。”
“至于防御作战,可依靠此前遗留下来的国防工事进行二次休整,不过我对此战秉持乐观看法,若是时机合适,可一路继续向北进攻。”
“八战区,第七集团军方面,楚长官已经动身前往商谈,至于结果,我们还需要继续等待。”
正当楚云飞所部就此战的细节进行详细讨论之际。
五战区的冬季攻势作战也基本上接近尾声。
一封电报。
也自五战区长官司令部发到了山城统帅部。
第五战区。
是常瑞元最为在意的一个战区。
特派军委会魏高参前来担任监军,每日向他报告战况。
但同样也是截止到目前为止表现最差的一个战区。
五战区下辖一共四十五师,总计三十万的作战力量。
此次作战一共投入三十个师。
规模最大的反击是由张自忠将军所指挥的右翼集团军。
对手是日军的第十三师团。
兵力颇为分散,基本上防御呈一线配置。
战斗打响之后,被迅速分割成了一个个孤立的据点。
让常瑞元没有想到的是。
日军能够忍受缺粮少弹的境况,顽强抵抗了一个月。
虽然知道五战区这群部队缺乏攻坚能力。
可也万万没想到攻坚能力差到了这个程度。
一个月,没有攻克日军任何一个据点。
各部队的战报前后矛盾,颇为突出。
本意就是为了消耗地方军实力的常瑞元看到相应的战果汇总,也是颇为震惊且无奈。
“第五战区襄河东岸之战,各军或进或退,胜败之数前后异词,虽战功比之其他战区诶优胜,但亦详查当时敌我之兵力与态势以及战后我方死伤与父母之确数。
而各军之进退,前后、勇怯,强弱,功过等,更不可不一一详报。
以功罪之大小而定赏罚之轻重.”
换句话说。
常瑞元无法确信第五战区的战果报告,认为该战区没有完成反攻任务。
他本想要依靠这次的反攻消耗地方军之实力,并且好推进后续的陆军整理工作。
反而被是吃了空饷的瞒报,亦或者是其他种种。
已经全部都搞不清楚了,相当于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可怜的是这些本不该付出生命的士兵们。
因为地方军头和常瑞元的勾心斗角,白白牺牲在了攻坚战的战场上。
五战区没能够完成任务,对地方的掌控也在进一步的缩减。
常瑞元坐在躺椅上思索问题的时候。
不由得想起了楚云飞的劝告。
冬季攻势现如今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