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亲身经历和听到的灵异事 > 第191章 道家百日筑基功详解!

第191章 道家百日筑基功详解!(2 / 2)

精神虚极静笃后,则元神显现;元神显现,则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元精,即是炼就内丹的重要“药物”。元精产出后,阳气振作,丹田处会有一种温热、舒泰、畅美难言的感觉,同时外肾兴起。此时即闭目以意内视下丹田,呼吸的气息要深入该处,吸气时加意念,意随息而行,与元阳真气打成一片;呼气时不管它,随其自然。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意念集中于丹田。

值得注意的是,吸气时意虽随息而行,但切不可执着于呼吸。大约十至数十息,外肾即会完全软缩,恢复常态。元精就被采回,归还于下丹田之中,复化为气态。此步功法,道家亦称为“炼精化气”。唯真气充足至一定程度,才会自动循小周天路线运行,打通三关,完成筑基之功。

在气通小周天的过程中,若真气充足,循经而行时,神意要随着真气走;若真气不足而停下来时,则神意也要停下来,继续温养下丹田,待真气力量充实了,再顺其自然而行。此种情况,古气功术语称作是“彼是主来我为宾”,即让识神退位,元神主事,虚静无为,在真气的自动运行中,体悟自然之理。

打通小周天,标志着本身功力取得了质变性的突破。功至此境,可保身无疾病。中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阴阳失调,乃百病之源。而小周天一旦打通,水火既济,达到高度的“阴平阳秘”,病源消除了,各种沉疴痼疾自会霍然而愈。在内丹家看来,只有通过修炼小周天功,才能够彻底祛除致病根源,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奠定进修高层次功法——丹道大周天功的基础。

功理大道至简至易。此功练法虽然简单,但其功理却十分深邃。内丹家根据丹经中“效法天地”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修炼实践,提出了以后天之气交结先天之气,使得气壮神满,结成内丹的理论和方法。

认为意是性、神,元神为体,真意为用,真意是元神的动态。在练功中,通过调整心神,达到“自然无为”的先天境地,意气自然合一,呼吸之气就可随着真意的引导,深入到下丹田,与先天而存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将其激发出来,再经过“炼精化气”,不断补充人体因思虑而耗散的真元之气。真气愈积愈多,经小周天火候烹炼,神气相抱,便会凝结成内丹。

内丹家认为,只有修炼出元阳真气,使其沿小周天路线运转,结成内丹,才能真正保证人体的健康,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小周天通达后,即可运用此法治病,但需事前弄清楚病区病灶与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的关系,然后才能引气循经运行,气攻病所,取得预计的效果。

例如,足少阳胆经所属病区病灶或足少阳胆经所过之处有疾病痛痒,即可引气循足少阳胆经运行。具体运行线路,用意识暗示丹田有热气下行,过小腹,绕阴器,过谷道,到尾闾,即向两侧旁开一寸五分沿足太阳膀胱经上行,抵后颈大椎穴会合,上达头顶百会穴,下颜面,向两肩的肩井穴去,然后入腋下三寸渊液穴,至乳前第二肋骨期门穴,斜向脐旁九寸章门穴,直下至环跳穴,再下经风市而至膝下外侧阳陵泉,达踝上三寸悬钟穴而抵终点足底涌泉穴止。另一种小周天治病运气法,不经过小周天迂回老路,而是以意领气,抄直就捷,直达病所,医治疾病。

此种方法若顺其势,可气到病除,若逆其势,则弄巧成拙,增加病情。不论是静坐吐纳,周天运气或运气治病,都必须在收功前气沉小腹,然后微开双目,轻伸手足,缓慢移步;切勿匆促,然后按摩八会穴,辅助周天运气之不足。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八个聚会穴。

这八个聚会穴是脏会章门穴、腑会中脘穴、气会膻中穴、血会隔俞穴、筋会阳陵泉穴、脉会太渊穴、骨会大抒穴、髓会绝骨穴(穴位部分请参见针灸书籍)。

方法是在练功完毕后搓热手指,揿住穴位,徐徐摩搓至热,或搓36遍。运气治病者可根据病情选穴。如胃病属腑,腑会中脘,即摩搓中脘穴至热,或36遍。肺病属气,气会膻中,即摩搓膻中穴。肝病属脏,脏会章门,搓章门穴,如此类推。

此外,另有八个穴位也可摩搓:1,拇指背拭目去心火;2,拇指擦鼻润肺;3,拇食指擦耳补肾;4,左右掌心擦面健脾;5,双手掩耳鸣天鼓清头脑;6,左右手搓玉枕关治神经衰弱;7,左右掌摩擦腰眼治腰痛,8,摩擦左右足心治高血压、失眠。最后,双手抱肩摇动全身,使气血流通。如此练习,每日早晚各一次,也可早晨练一次晚上不练,每次40-60分钟。

第二部分:

道家百日筑基功法:真仙秘传火候,百日龙虎交媾!

夫火候之法,非意中存想之虚气,亦非呼吸腰上之真气。

其传之有三:心为之君火,而曰上昧。肾为之臣火,而曰中昧。膀胱为之民火,而日下昧。三气聚而为火,散而为气,故曰三昧真火也。升降循环,如天之道,一十五两三百六十铢,而有丹天之度,天气五日一加系候也。人之修炼五数一进退火。吕公曰:一输火内养黄婆。

海蟾曰:烧丹无使火龙飞,戌亥时下手子时止,幽室静坐,频去思虑,微微托几,轻轻脸腹,鼻息绵绵,用之不勤。默想丹田如火轮转不倦,胁下不动如困,暂歇再胁者聚,聚散之黑想火输以制下心。火气入黄庭宫,始觉腹微痛,次觉渐热,若止行此法,自可补虚益气,稳而安乐延年。

以前龙虎交媾并行百日(百日筑基),下火五两,自戌至子,炼成津汞,而药力余。二百日下火十两,自酉至子,炼砂成金砂,而圣胎圆。三百日下火十五两,自申至子,炼砂成金,纯阳气生。计日三百,计火三十两,故号日功满三千是也。

以金砂一斤八,凝息计数。二足方号铢,二十四为之一两。用肘后飞金晶像肘后金晶火象也。

玉京山,论曰:凡炼金丹起火,十一月甲子日起,一阳生战五阴,谓之地雷复卦。何者?坤为震母,坤一爻变,成震,是木木为阳,坤为阴宫,五土能养一阳,一阳水银也,象铅之有银。

故《参同契》之因立基兆者,从坤而变成阳,故起复卦者,上坤下震,此明黄芽初养蒙之义,变化之渐也。起为日后一月子时至五日六十时为一候,三候一气运火,若运火时,须鼻引闭气,端坐运心火上行,须发顶火下至丹田,昼夜行八百一十丈,故尺分为寸,若人知寸后守分两合百刻,故观天之道在乎掌。

凡人呼吸,脉行六寸一息,四至二尺四寸为一刀,二丈四尺为圭,二百四十尺为铢,二千四百尺为两。且一斤十六两,都总三百八十四铢,何异阴阳紧数,以应一年三百六十日二十四气矣。

又半故在易合策数,在人合息数,如修药逐节换鼎,便火加至九节,即不加也。渐渐随火添黄芽白雪之气,旋入鼎中炼为金丹,其丹炼至九个月换鼎,谓之九转金丹也。

行武火六十四时中火候,铅汞虽得凝结,未能便伏,须凭火力炼元自守,立作命基也。

《西山会真记》中子后午前行火法,令肾气上升,心液下降,服丹之日便当火在子午寅申之时,子武火一百六十一叅抽添,寅文火一百八息,戊己火六十四,甲丙火七十二,平偷卯酉用在寅申,男生于丙寅,女生于壬申,饵丹罗行己火,存神端坐,正抱外肾澄绝思虑,抱元守一。然后定息七十二数,自此不得喜怒急躁,恐或奔逸不为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