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升龙镇(2 / 2)

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穷苦出身,如此优渥的生活条件让他们都以为身处天堂。

他们年纪还小,不明白生命中所有的馈赠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李昂所教授的知识基本都来自于现代,人权,自由,平等,这种思想在古代不仅没有市场,而且还会被当权者所排斥。

学习了这些东西的孩子,等到他们长大后就会感觉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简而言之,他们注定要成为革命战士。

李昂很乐意看到他们的表演,为了让这场表演更加尽兴,他还开始教孩子们功夫和军事,几乎可以说是倾囊相授。

与此同时,秦红玉拿到了李昂给的资金,然后立刻就找人手开始组建各种作坊。

香水,玻璃,肥皂,蒸馏酒,这是目前主要制造的产品。

秦红玉很清楚这些从未出现过的东西有多么大的价值,所以更加信心十足,招揽来了大量的人手,无论是修建工坊还是生产制造,她都要亲眼看着。

本来李昂就是在野外建的新房,如今大量的人口聚集,自然让这里有了商业价值。

顺带一提,这方圆几十里的土地几乎都被李昂买下了,所以这些土地的价值也在水涨船高。

李昂当然不会错过这种商机,同样也找来了大量的工匠开始建房。

统一的青砖瓦房,建成以后当然是只租不卖。

不止如此,李昂还把配套的生活设施都搞了起来。

公共厕所,公共澡堂,公共食堂,最后更是搞出了治安队,第一任大队长就是赵二发。

这厮的孩子在李昂身边读书习武,再加上这里短短时间内就已经呈现出了一种惊人的发展气势,傻子都知道要往这边跑。

就这样,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发展着。

仅仅只是三个月的功夫,这里就从只有一座大宅院的野外变成了上万人的聚集地。

李昂亲自把这里命名为升龙镇。

十里八村的村民几乎都聚集到了这边,最后连镇上甚至是县城里的人都开始往这边跑。

原因无他,因为这里提供大量而且稳定的工作。

于此同时,李昂的学生也从刚开始的百十个变成了四百多,前面的不收费,后面的自然要收费,所以李昂也开始赚钱了。

不过李昂是厚道人,只是收取了象征性的费用,此举无疑更加让人感激。

就在这短短时间内,李昂就从一个狗大户蜕变成了人们交口称赞的大善人。

当然也不是只有好事,坏事也有一大堆,其中最难缠的无异于官府。

这里如此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绕过官府,甚至县官都跑了过来想和李昂套交情,只不过在听了李昂所教授的东西后,县官勃然大怒,当场就要让衙役把妖言惑众的李昂抓捕归案。

李昂也没反抗,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有事。

衙役连升龙镇都没出就被堵住了。

李昂虽然只是一个教书先生,可他却是升龙镇的主心骨。

没了他,这里的繁华就要烟消云散,而来到这里的人们又要回到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他们会答应吗?

答案自然是不可能。

先不提他们对李昂的感激,光是这里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他们也会拼死维护李昂。

所以谁都可以有事,唯独李昂不会有事。

得知李昂要被官府带走的消息,几乎所有的镇民都手持各种武器冲了出来。

眼看就要闹出一场民变,别说几个衙役,县官都被这阵仗吓得满头大汗。

李昂最后自然不会有事,出面制止了镇民后,他把县官请到了家里,详细述说了利弊,当然无非是威逼利诱那一套,县官最后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这里除了李昂所教授的东西很危险外,其他的都很正常。

于他而言,这里就是他政绩薄上最亮眼的一笔,而李昂也不是小气人,金银珠宝几乎晃花了他的眼。

县官拿了东西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仅仅过了半年,这位县官大人就高升为知府。

新来的这位县官也毕恭毕敬的前来拜访李昂,而此时的李昂尽管还是一个教书先生,可升龙镇已经今非昔比,人口突破十万大关,几乎堪比县城了。

更为关键的是升龙镇并不属于行政单位,因为这里在半年前还只是一片荒野。

官府的势力在这里约等于无,而这里的治安队人数高达五千,几乎就是李昂的私军,而且李昂平时也会到军营里去训练士兵教导他们武艺,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跟正规军相比,但单兵能力已经和正规军相差无几。

有军队,有名望,还有钱,别说一个小小的县官,就算是那位高升为知府的前任老爷来了,也不敢对李昂不敬。

到了这种地步,李昂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世家豪族的顶点,甚至还远远超出。

毕竟有哪个世家豪族敢明目张胆的蓄养军队?

谁敢这么做,恐怕一顶造反的大帽子立刻就会扣在头上,抄家灭族只在旦夕。

偏偏李昂敢,虽然他没有让治安队穿军装,对外也只是说治安队是维护治安的机构,可这话几乎没人相信。

如此庞然大物,又不在官府的监管之中,李昂尽管窝在乡下,可他的名字已经传遍了大莽王朝,甚至连皇帝都知道了他这号人物。

县官此次来就是为了宣读皇帝的诏书,大意就是先生德高望重,希望李昂能够入京为官。

简而言之,就是征召李昂入仕。

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好事,实际上,李昂作为一个现代人,太清楚这里面的门道了。

入京是不可能入京的,在这里,他就是土皇帝,去了京城,恐怕也是坐冷板凳。

等他回来的时候,恐怕这里早就已经被官府掌控了。

只是明白归明白,可他好像也没办法拒绝,毕竟是封建王朝呢,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的命令大于天。

如果敢拒绝,恐怕造反的大帽子就会扣在头上。

说到底,他还是有些招摇了,才半年就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而且还有遍布各国的庞大商队,还有私军,任谁去做皇帝,恐怕都会对李昂不放心。

所以这事有些无解。

不过也这难不倒李昂,表面上奉诏,第二天就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