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桃则冲向祭坛四角的骨柱,青冥剑上的剑意活水与剑河之水共鸣,在骨柱上激起阵阵涟漪。当她斩断第三根骨柱时,整个骨阵出现裂痕,深渊中的剑修骨殖开始缓缓上浮,朝着陈默手中的玉匣飞去。
“找死!”骨尊见煞核受损,竟强行分裂出半具骨身,扑向宁桃。陈默来不及阻拦,只能将全部剑意注入斩骨剑,剑身顿时爆发出太阳般的光辉,直接贯穿骨尊的虚影。
“啊——!”骨尊的惨叫中,祭坛上的煞核出现裂纹,无数被囚禁的剑意如潮水般涌出。陈默趁机召回所有剑修骨殖,却见深渊底部还沉睡着一具更庞大的骸骨——那是骨尊用万具剑修骨殖拼接而成的“骨剑尸”,此刻正缓缓睁开幽蓝的眼窝。
“不好,骨尊要借骨剑尸重生!”宁桃将最后一根骨柱斩断,全力冲向陈默,“用‘剑墙共振’!”
二人背靠背站定,同时将剑意注入脚下的骨阶。剑气长城遗址的问心墙方向,二十名剑修感应到共鸣,纷纷将剑意传入斩骨剑与青冥剑。两道剑光冲天而起,在骨海之上凝聚成透明的剑墙,正是当年剑气长城的“守心剑墙”投影。
骨剑尸的巨爪拍在剑墙上,竟发出金属交鸣般的巨响。陈默感觉喉间一甜,却咬碎舌尖继续灌输剑意:“当年前辈们能筑剑墙,今日我们便能让剑墙重光!”
宁桃忽然想起在剑冢看到的景象,将青冥剑插入地面,高声吟道:“剑骨为砖,剑意作瓦,心之所向,长城不塌!”随着她的声音,骨海中的剑修残魂纷纷化作光点,融入剑墙,使其光芒更盛。
“轰——!”
骨剑尸的骨架在剑墙压迫下寸寸崩解,煞核最终爆碎,化作黑色细雨飘落。陈默接住坠落的斩骨剑残片,发现这些碎片在剑意净化后,竟开始重新拼接,剑柄处隐约浮现出“玄霄”二字的完整光纹。
当二人走出煞骨陵时,骨海的黑雾已尽数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漫天星斗。那些被解救的剑修残魂在空中排列成剑形,朝着剑气长城遗址的方向缓缓飞去,仿佛在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归乡。
三日后,剑气长城遗址。陈默与宁桃将收集到的剑修骨殖与断剑安葬在剑冢,李青阳带领众人在问心墙上补刻新的剑意箴言,最后一句是宁桃亲手刻下的:“剑墙非墙,是千万剑修并肩的背影。”
深夜,陈默独自来到剑冢,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转身望去,宁桃正抱着一坛酒走来,酒坛上贴着“剑心酿”的标签——正是用剑河之水与宗门灵米酿制的烈酒。
“师父曾说,剑修的酒,要敬天地,敬先烈,敬并肩之人。”宁桃倒了两碗酒,一碗洒在剑冢前,一碗递给陈默,“今天这碗,敬我们自己。”
陈默接过酒碗,烈酒入喉,烧得眼眶发热。他望着剑冢上方悬浮的剑意光雾,仿佛看到了师父的笑脸,看到了落沙镇百姓的笑脸,看到了所有因剑修守护而得以安宁的笑脸。
“下一站去哪?”宁桃望着远处渐亮的天际,那里有一道剑光正朝着长城飞来,“镇魔司又有急报,东海出现海妖与骨煞残魂勾结的迹象。”
陈默站起身,斩骨剑与青冥剑同时轻鸣。他忽然想起在煞骨陵看到的最后一句箴言:“当你觉得剑墙已塌时,回头看看——总有人与你并肩,总有人持剑而来。”
“去东海。”陈默望向东方,晨光中,新的剑修队伍正踏剑而来,他们的剑鞘上或刻着“卫”,或刻着“玄”,都是当年剑气长城的传承姓氏,“让那些妄图用骨煞术践踏人间的邪修知道,只要还有剑修在,这世间的光,便永远不会熄灭。”
宁桃点头,眼中倒映着初升的太阳。她知道,重建剑气长城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更多的骨煞余孽,更多的未知危机,但正如陈默所说——剑修从不是孤独的守护者,当千万剑意汇聚,便是最坚固的长城。
是夜,剑气长城遗址响起了百年未有的集体剑鸣。二十三柄断剑从剑冢飞起,绕着问心墙盘旋三圈,最终落在新剑修们的手中。剑鸣止息时,不知谁在墙上新刻了一句:“剑骨同悲处,长城重光时。”
而在千里之外的东海之滨,某座被海妖肆虐的渔村上方,两道剑光正划破夜幕。陈默与宁桃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挺拔,他们的剑,永远指向需要守护的方向,他们的脚步,永远踏在正义的路上。
剑修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剑气长城的光辉,终将照亮每一片被黑暗笼罩的土地。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剑,有光,有并肩之人,便没有跨不过的山海,没有斩不断的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