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这幅画不是他的,得问清楚值多少钱,他好给何大柱钱。
“如果是完整的《清明上河图》,即便不是原作,南宋的摹本也能拍出亿元的天价。但这只有五分之一左右,价值大打折扣,我认为五百万到一千万之间吧!”楚健给出个保守价。
高起航看向何大柱:“老何,我们折中,给你八百万如何?”
何大柱没有异议。
“行呀!老高你觉得不吃亏就行。”
钱是一方面,这画是送将军的,以后他也能跟着高起航攀上点将军的关系,那就足够,怎么都觉得赚。
“剩下那幅字虽然是清代钱沣的书迹,但价值并不是很高。”
楚健这话不是贬低钱沣,也没说钱沣不厉害。
要知道,钱沣是清代最负盛誉的书法大师,其书法,以学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书法为主,钱沣学习古人而迈出古人的法度,自成一家。
他的小楷刚健婀娜;大楷笔力遒劲,力透纸背;行书、草书风神独绝。
其一生走的是纯帖学之路,由约到博,以德养字,以文养字,故其作品虽韵味有余,然难得高古之妙。
不过,名气大归名气大,钱沣的书法作品普遍价格不高,甚至几千块的都有。
讲句难听的,现在稍微有点名气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也得上万元。
“估计值个十万八万的。”沈世杰也说道。
李维:“看来这个钱沣的书法不怎么样嘛!”
“不能这么说,钱沣可是清代最负盛誉的书法大师。”沈世杰提醒他。
李维麻了。
“清代最负盛誉的书法大师?作品才十万八万?看来,清朝的书法家含金量并不高,注水很严重。”李维吐槽。
这不扯犊子吗?
一个朝代最负盛誉的书法大师的作品,才值十万八万的。
太离谱了吧?
就算一位书法大师早期的作品可能不成熟,没那么值钱,但也不至于这么廉价。
太让人意外了。
“清朝也还是有很值钱的书法作品的。就比如清朝伊秉绶亲笔所书,只有六个字,除了署名,就是六个字,但在拍卖会上拍出两千八百七十五万的天价,也就是说,一个字就是五百万。”楚健说道。
但话说回来,伊秉绶的字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的,有人觉得他的字写得很难看,笔划粗拙。
然而,他在临摹的时候,将自己对传统书法的正大的领悟,写出了一种古老的风格,这种风格,可以随心所欲地随心所欲,外柔里刚,却又给人一种洒脱的感觉。
伊秉绶工楷,行书,尤以隶书为最,为“乾嘉八隶”之首。他与邓石茹几乎同时活跃在一起,都是清代碑学的开山祖师,被称为“南伊北邓”。
还有像郑板桥的书法等,拍卖市场上也频频拍出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