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师弟?噢!我想起来了,你就二叔说的那个不着调的何叔叔!”
噗!呵呵呵……
郑筱兰也听说过何雨柱让人叫他二师兄的故事,对于郑朝阳说他不着调,她也感觉有一点。
“臭小子,嘴巴不够甜,一会儿礼物减半!”
“嘴甜可能是脾胃湿热或者气虚血虚引起的,是病。我又没吃糖,嘴巴不甜说明我身体健康。
再说了,你都说我是臭小子了,嘴巴怎么可能甜呢?”
噗!呵呵呵……
“不是,媳妇你不能这样,我哪里知道现在天才小孩这么多?”
“只要你不老是想着显示你智商方面的优越性,就不会被反杀!”
“显示智商优越性?我有吗?”
郑老夫人见孙子出去有一会儿了也没回来,有些担心,穿上鞋子就出了屋门。
紧走了几步,看见了大孙子的背影她就放心了,脚步也放慢了。
郑筱兰看见老太太出来了,拉了拉何雨柱的胳膊,何雨柱顺着郑筱兰的目光看去,眼泪一下就流出来。
“师娘!”
何雨柱绕过郑承岐,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师娘面前,咕咚!跪在了师娘面前。
“师娘!我想你呀!”
这一刻,何雨柱小时候住在师父师娘家里的点点滴滴又都浮现在这娘俩的眼前。
何雨柱午睡时,师娘给盖被子……
炖鸡的鸡腿,师娘夹给何雨柱……
何雨柱挣得第一份诊金后,给师娘买了糕点……
洗头时,师娘帮着何雨柱用毛巾擦头……
“柱子,我的好柱子,师娘也想你呀!”
……
郑大夫在镇上公私合营的青松堂坐诊,午休时间,他都是回家吃饭的,今天走到家门口不见孙子来接,却看到了一辆轿车停在那。
车牌是北平的,也不知道是谁来了。
他回到院里,还没进屋就听到了欢声笑语……
何雨柱陪着师父把酒喝透了,聊天聊到了大半夜,把离别这些年的事儿都说给师父听,也听师父讲郑朝山郑朝阳两兄弟的事儿唠叨了一遍。
第二天一早,何雨柱带着郑筱兰告别了师父师娘,踏上了返京的路程。
相见时难别亦难!
但是,相见是偶然,离别才是必然,谁也无法改变!
春节假期三天,明天就要上班了。
何雨柱答应的师父收郑承岐为徒,在他把工作和新家安顿好之后会过来接他。
这也是中医传承的传统方法,收儿徒!
小家伙有灵性,也肯学习,之前跟着郑大夫学的基础已经见了功底。
或许是出于对英雄的崇拜,对于跟何雨柱学习那小家伙也不反对,反而有些跃跃欲试!
师徒两个也算是双向奔赴了。
至于正规的学校教育,随后何雨柱找找人把他的户口和学籍都迁回北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