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长乐看着姜锦华的举动,心里暖烘烘的,感动得不行。憋了一整天的泪水,此刻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她猛地抱住姜锦华,带着哭腔说道:“小姑对不住你,都怪我,连累你也得跟着离开这儿。”
姜锦华回抱住她,一下一下拍着姜长乐的后背,温柔地安慰:“小姑不哭,咱们是一家人,说啥对不住的话,别这么想。”
二人将行李收拾妥当,便前往绣房向老板娘辞行。彼时,老板娘还被蒙在鼓里,全然不知自家儿子的丑事,听闻她们要走,满是不舍。
老板娘拉着姜长乐的手,言辞恳切地说道:“长乐啊,你这手艺我是一百个放心,眼见着就能出师了。我本就打算下个月提拔你做绣房娘子,到时候呐,就能接些大户人家的大绣活,月银保管能涨不少,你再好好考虑考虑,真舍得离开咱这绣房?”
至于姜锦华要离开,老板娘同样觉得十分可惜。姜锦华平日里勤奋刻苦,是个难得的好苗子,要不了两年,便能像她小姑那般出师独当一面了。
可经历了董玉林那档子糟心事,姜长乐是一刻都不想再待下去,实在不愿再见到这个人。
她心里明白,一旦老板娘知晓此事,态度肯定会有所改变,到时候难免尴尬,所以去意已决。
虽然刚入绣房那会,是交了不少学习费用,好在绣房的娘子们都很尽心,轮流授课,自己手艺慢慢有了起色,才不用再交学费。
虽说这是规矩,但姜长乐心里清楚,能学到这一身本事,全靠绣房的栽培,一直对绣房心怀感激。
于是,姜长乐拉着姜锦华,恭敬地给老板娘深深作了一揖,诚恳说道:“多谢老板娘这些年的照拂,长乐实在是有不得已的缘由,非得离开不可,还望老板娘多多体谅。”
绣房老板娘见两人去意已决,知道再挽留也是徒劳,只好无奈作罢。
就这样,姜长乐和姜锦华背着包裹,迈出了绣房的大门。
姜长乐回头望着这个自己待了五年的地方,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姜锦华紧紧握住姜长乐的手,姜长乐感受到手上传来的温暖力量,扭头对着姜锦华绽放出一个笑容,说道:“咱们走吧。”
两人手牵着手,抬脚向前,不再回头,径直朝着小食铺的方向走去。
另一边,赵夫子得知董玉林的所作所为后,怒不可遏,抬手就扫掉了书桌上的砚台,嘴里连声叫嚷:“气煞我也,气煞我也!”
待情绪稍稍冷静些,又满心懊悔地说道:“女儿啊,都怪爹有眼无珠,竟还想着把你许配给他,让你受苦了。”
赵怡然赶忙倒了杯茶水,递到赵夫子跟前,轻声劝慰:“爹,您可别气坏了身子。女儿就怕您因为对董玉林失望,伤了自己。如今女儿对他只有厌恶,早就没了那儿女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