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清晨雾气浓重,如意背着竹篓归家,雾气打湿了她的裙角。
她自言自语着:“天凉好个秋啊!”
竹篓里装着几只野兔,那是她与成意小哥林中练功时猎得的。
到了自家院门前,姜长业正在廊下磨着镰刀,瞧见闺女回来,手上动作不停,口中说道:“闺女,回来了呀,今日咱家稻谷要收,我邀了你大全叔和长发叔来帮忙,晌午你多弄俩菜。”
“爹,我晓得啦。今儿练功时,撞见几只清晨出来觅食的野兔,晌午给你们做红烧兔肉吃。”
“好嘞,那可有口福咯。”
这时,姜阿奶端着个盛着包子的簸箕,从厨房出来,“如意,快洗手吃饭,顺道去后院,叫你娘她们过来。”
说罢,一边往堂屋饭桌走去,嘴里还不停念叨着:“这群孩子,再忙着赶工,也得先把饭吃了,身子骨可要紧呐……”
“哎,阿奶,我这就去。” 如意把竹篓搁在厨房一角,穿过角门,往后院去了。
这时,姜老爹扛着锄头,身后跟着蹦蹦跳跳的小杉子。
小伙子一大早起来,非要跟着爷爷去打谷场,瞧骡小伙拉着碌碡平整地面。
打谷场经一夏天的肆意生长,长满了牛筋草,说来还是夏收时从田里收麦带来的草籽。
眼瞅着又到了一年中忙碌且欢喜的秋收时节,这几日,姜家村家家户户都把自家那片区域的草铲除了,开始为打谷、晒谷做准备。
只因如意家和老宅的稻谷提前催芽,成熟得比别家早一些。
家中女眷还要忙家中作坊那一摊子事儿,收割之事,只能找人帮忙。
除了姜长业找来的两人,姜老爹自然也把自己的两位老伙计喊来了。
老姜头虽说腿脚不利索,可每年帮着村里用牛车拉麦子这活儿,倒是都没落下。往年这时日,还能得几个铜板,混上一顿好饭呢。
姜家人匆匆用罢一顿简单的早食,便各自散去,忙着手头的事。
姜长业隔着门扬声喊:“大全哥!”
只听一道雄浑有力的男中音应着:“来咯!”
紧接着,又传来斥责声:“我说你这小子,能不能麻利点儿!”
院门一开,走出个手持镰刀、身形壮实的农家汉子,正是李大全。
他身后跟着一脸委屈的石头,嘴里嘟囔着:“爹,我馒头还没吃完呢!”
李大全扭头训话:“就你整日磨磨蹭蹭,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旋即又转脸对着姜长业,憨厚一笑:“走吧,兄弟!”
石头跨过院门,瞧见等着自己的杉子,赶忙加快往嘴里塞馒头的动作,脚下也加快步子,蹦跳到杉子跟前,含含糊糊地说:“走吧,好……”“兄弟” 二字还没出口,便被噎住了。
杉子这好兄弟贴心地从书包里掏出如意给他煮的梨茶,用竹筒盖倒出一小杯递过去。
石头就着梨茶咽下噎在嗓子眼的馒头,笑嘻嘻地道:“好兄弟,多谢啦!”
两个小朋友一路嬉笑打闹,跟在两个大人身后,从村尾往村中走去。
路上碰到一同去学堂的同窗,队伍渐渐壮大起来,一群娃娃叽叽喳喳,一同来到了学堂。
姜长业和李大全则路过学堂,继续朝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