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姜里正家中挤满了村民,这位姜家村的大家长,威望那是实打实的高,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家打谷顺序。
排在后面的村民,只敢背地里小声嘟囔:“咋把我家排得这么靠后。” 却没一个人敢摆到明面上说,生怕往后村里有啥好处都轮不上自家。
姜家小院已经收割完,把自家打谷机供到村里,接下来的七八天,三台打谷机被踩得仿佛都要冒出火星子来。
等姜家村秋收结束,如意家那百亩豆子也到了该收割的时候。和播种时一样,按村里一家一户安排一个壮劳力上工。
姜家不仅有管饱且油水足的饭菜,每日还能拿到铜板工钱,各家里又不止一个劳力,就此还掀起竞争的小风波。
另一边,如意带着姜老爹,还有非要跟着来学本事的姜里正,在后院菜园的角落给蓝莓树扦插。这地方背风向阳,土质肥沃,正适合育苗。
如意先带着两个小老头跑去山中,挖来积攒多年的腐叶土,这土富含有机质,还带着微酸性。
又到溪边筛了些干净细沙,按两份腐叶土、一份细沙的比例,均匀掺和在一起,做成扦插用的基质,装进特意定制的木盆里。
随后,又来到山包上,挑出几枝长势良好的蓝莓枝条,拿剪刀斜着剪成小段,每段都留两三个饱满的芽点。
再用削尖的竹筷在基质上扎出小孔,小心翼翼地把插条插进去,轻轻培土压实。
最后,浇上适量的水,扦插这活儿就算初步完成了,只等枝条生根,来年春天便可移栽到山包上。
如意忙活的时候,姜老爹和姜里正问题不断,一会儿问为啥选这种枝条,一会儿问为啥用这种土。
如意在心里把从现代学来的扦插知识整理一番,用通俗易懂的话讲给两人听。
姜老爹听着听着,脑子一转,问道:“如意啊,你说其他果树,是不是也能用这法子育苗?”
“能啊,阿爷。大多数果树都可以。不光是果树,庄稼的提前育苗也是一个道理。这么一来,移栽的时候成活率高,要是地里有苗没长好,还能直接从育苗田里移苗补上,就不会出现补种的庄稼长得参差不齐的情况。”
如意延伸知识的讲着,早前给稻谷催芽时,里正就听如意讲过育苗法。
当下接过话茬:“这法子咱们的用上,往后就不用等地里收割完再撒种子,提前育苗,把苗养得壮壮实实的,再移栽到大田里,收成的日子说不定还能提前些!”
“里正爷爷,您说得太对啦!” 如意打心眼里敬重这位一门心思为村人着想的庄稼老把式。
“如意丫头,眼瞅着马上就要种冬小麦了,你可有啥好主意?”
“里正爷爷,眼下咱们把肥力施足,照着以往的老法子种就行。”
“那咱这耧车,还有没有能改进的地方?”
“我暂时还没想到啥好办法,以后要是有,肯定第一时间告诉您。” 如意之前瞧过自家的耧车,和她在现代见过的差不多。真要改进,就得往机械化方向走,可这哪能一下子就成呢,她和芳霏也没这能耐。
姜里正听了,有点失望地 “哦” 了一声,挠挠头,又自责地说:“丫头,是里正爷爷给你施压了。”
如意心里明白,之前自己改进了两次农具,今天又说起扦插和育苗的事儿,里正爷爷对她自然是抱有期望的。
“没事儿,里正爷爷,您也是为大家伙考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