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完,姜阿奶自己也忍不住,拿着地契端详起来,看罢,也跟着 “嘿嘿” 笑了两声,这才把地契递给如意,问道:“听老大说,这是一处庄子,还有个大院子,里头还有伺候的仆人,是不?”
“没错,阿奶。” 如意嘴角上扬,笑着回应。
姜阿奶满脸期待,眼巴巴地看着如意问:“那咱啥时候过去瞅瞅啊?”
“依我看呐,咱明天就去。” 姜长业在一旁搭话。
“老三说得在理,咱是得早点过去看看。” 姜老爹也跟着表态。
前院这边正热火朝天地商讨着去庄子的事儿,后院里,刘氏这位 “董事长”,又把大伙召集到一块儿,开起了 “会”。
她先是兴高采烈地宣布,接了个长期合作的大订单,大家伙一听,都兴奋得交头接耳起来。
紧接着,刘氏又宣布提拔两位绣房的管事,绣图组由赵大芳当管事,缝包组则让李梅花来负责。
刘氏之所以任命赵大芳和李梅花当管事,一来是她们俩干活勤快,更重要的是,这两人性子泼辣,能镇得住底下的娘子们。
而且啊,这两人还暗自较着劲,这么一来,反倒形成了良性竞争,绣房的活儿干得更出彩了。
编织包房那边还是老样子,三朵花婶子继续把着。说起来,这三姐妹干活那叫一个默契,和绣房比起来,她们手下的娘子们几乎没闹过啥矛盾。
此时,官道上,暖阳高悬。两匹高头大马正悠哉悠哉的踢踏着,上面分别坐着姜长盛和林铺头,两人把消息送到后,就回城复命了。
林捕头伸手紧了紧松掉的包袱,脸上挂着笑,热络地说道:“长盛兄,等回了城,兄弟我请你喝酒!”
姜长盛也笑着应下:“那我可就不客气啦,这顿酒我可记下咯!”
林捕头这么热情,其实是因为这包袱里的东西。
里头装着一只编织包和一只丝绸荷花包,都是姜家送的。
姜家人做事敞亮,送的这包可太合他心意了。
前儿个,家里娘子和女儿还嘟囔着没抢到叶家布铺新样式的包,没想到这就有了。
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没亮透呢,姜家人就着咸菜喝过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姜老爹便麻溜地套好了骡车。
除了带上老伴、小儿子和如意,还捎上了两个要凑热闹的老伙计——姜里正和姜老头,大伙乐呵呵地就朝着新庄子出发了。
如意坐在骡车上,和姜阿奶一起窝在厚厚的铺盖里头。
她从红木小匣子里掏出一沓卖身契,仔细瞧了起来,这些卖身契是昨天和地契一块儿送来的。
她一张一张数过去,整整三十二张。每张上头都写着年龄和姓名,如意琢磨着,看样子应该是六户人家的。
里头壮劳力有七八个,不过就这两百亩地,到种植和采摘的时候,肯定还得雇些人手帮忙。至于到底是如何安排,等赶到地方,看过且询问过实际情况才能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