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慧一巴掌打在他的手背上:\"酸你个大头鬼,你松开,我泡好了,泡脚水你倒!\"说完拿起毛巾擦擦脚,直接爬上了床。
钟广鑫笑了笑,任劳任怨的清场。
能烧的木头并不好找,居住区这边之前都清理干净了,这边以前是有绿化的,但后来连土地都能晒裂了,那些花花草草的哪里能存活的下来,早就被人连根拔起的丢开了,所以现在能找到木头的地方,只有倒塌但还没被推平的废墟,而这一片最大的废墟,就是已经被翻的底朝天的商圈。
低温和风雪给他们的路程增加了难度,但好在军部那边应该是知道不少人想要去翻找能烧火的东西,所以每天直接用铲车将通往商圈的路给铲了一遍,他们大概也挺希望依靠民众的力量将那边还有点价值的东西都翻找出来,这样以后推平重建多少会省力一些。
以前往返可能不要一小时的距离,现在因为风雪的阻碍,一来一去得耗费近两个小时。女生那边也不是全员出动,只去三个人,因为穿的厚实,遮挡的严密,除了身高明显矮不少,其实看不太出来是男是女。虽然之前说过是自己对自己负责,但既然一起了,几个男生多少还是有点顾及一下三个女孩子的,不过就算迁就了她们的体力和能力,但第一天下来,还是把她们累的不轻。
几个女孩子显然没有在外面做工过,在家里待着的时候估计也没有特意的锻炼,所以体能方面实在是不行,不过就算这样,钟广鑫他们也没有心软说休息一天再去,他们休息一天,那边能找回来的木头就少一些,时间和日渐下降的温度都是不等人的。
所有人当中钟广鑫的东西是最齐全的,虽然比起别人,外表上看可能只是多了一个挡风眼镜,但实际上钟广鑫衣服里面全身上下都贴满了暖宝宝,就连鞋子都是电热鞋,能充电发热的那种,家里又不是没那个条件,能在外面少受点风寒的苦自然是少受点的好,但就算这样,赵晓慧也很心疼钟广鑫天天在外面吃雪吹风的,因此家里冬补的食物那是见天的吃,什么热血就吃什么,这么吃下来的后果就是和谐的生活变得更频繁了。
卢青看到一会儿的时间赵晓慧已经停下揉了三次腰了,忍不住道:\"年轻人,还是节制点的好。\"
赵晓慧脸一红,因为无法反驳,羞的转身拿水掩饰。
堆炕堆的身冒热汗的宋嘉一脸小白不过脑的随口搭话:\"节制啥?\"
卢青噙着笑不语。
捡回来的木头解冻的速度没有他们劈柴的速度快,当木头冻的硬邦邦劈不动的时候,总不可能在家里无所事事干等着,正好买的砖和水泥被士兵送来了,卢青干脆带着赵晓慧和宋嘉折腾炕了,反正简单复杂的图纸钟广鑫都搞了一份,他们自己琢磨就是了。
因为宋嘉他们车库最空,卢青家的车库和赵晓慧家的车库都堆放了待解冻和劈好的木柴,所以砖块只能堆放在宋嘉家的车库里,加上现在吴峥还是个养伤人士,本就冻的伤狠了,一旦断电,对他养伤更不利,所以干脆先把宋嘉他们家的炕做出来,这样只要断电就能立刻上炕,不会把伤患给冻着。
做炕其实不难,尤其是有前人的经验累积,有烟管和没有烟管的两种做法都有,他们现在没有烟管可以用,那就只能自己做出一条管道来了,选了一处能够防寒避风,又能最短距离连接炉灶的,就开始敲墙做炉灶。
卢青一边砌灶台,一边感慨: \"谁能想到,我这份兼职来的手艺,竟然成了如今活命的本领,只希望如今这一切做的都是多余的,能够保持不断电就行了。\"
赵晓慧道:\"不断电感觉有点难,老钟说现在准备把暖棚投入使用了。\"
宋嘉疑惑的回头:\"暖棚?像以前供冷点的那种,供暖点?\"
赵晓慧缓缓说道:“你们之前抢建安置点时,主要集中在这一片区域工作。然而,在靠近部队基地的地方,有一部分人正在搭建暖棚,而且规模还相当可观。据我所知,他们打算将其打造成为室内种植区。具体来说,就是在暖棚的外层建造一层用于遮挡的砖房,然后在内部再用隔温效果较好的塑料膜覆盖一层。这样一来,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的天气,暖棚内部的温度都能够进行调节。毕竟,如果不采取一些措施来种植农作物,大家又能靠什么来维持生计呢?”
卢青若有所思地问道:“那么,这个暖棚是要被用作避寒点吗?”
赵晓慧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应该是这样的。这个场地非常宽敞,但由于它原本是被设计为种植区,所以不太可能改造成隔间。不过,看起来他们似乎也准备将其打造成一个锅炉暖房。简单来说,就是在暖棚外面设置一个大型锅炉,当锅炉被烧热后,产生的热气就会被输送到暖房内部。也就是说,即使遇到断电的情况,只要还有燃料供应,人们仍然可以在这个暖房里找到一个相对温暖的避寒之地。”
宋嘉皱着眉头说道:“那岂不是和供冷点一样,很多人挤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生活?而且那里密不通风,空气肯定非常污浊。几个月甚至一整个冬天都没办法洗澡,身上肯定会脏得要命,说不定还会滋生跳蚤呢!要是有一个人生病了,那可就麻烦了,肯定会像传染病一样迅速蔓延开来,一个暖棚里怎么也得有上百个人吧。以前一间教室才三十多个人,冬天和夏天关着门窗的感觉就已经够糟糕了,这上百个人,甚至更多,光是想想就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
赵晓慧连忙摇头,纠正道:“你可别把暖棚想得那么小,它的面积可大着呢!你想想看,一亩地有多大,一个暖棚的面积起码得有好几亩地呢!所以,一个暖棚里容纳上百人实在是太少了,至少也能容纳上千人吧。”
卢青光听了他们的话,光是想象一下那种场景,就觉得浑身不舒服。他连忙说:“不行不行,我们还是自己搭个炕,再去找些燃料来取暖吧。在家里多裹几床被子,虽然可能会冷一点,但总好过在暖棚里遭那份罪啊。”
宋嘉兴致勃勃地说道:“你们看啊,如果直接把灶台做成床,那该有多方便啊!人睡在上面,变得暖和起来。而且,我们完全可以把火从外面烧,只需要让热气进入房间就好啦,这样一来,即使关上门窗,也不用担心不透气或者一氧化碳中毒的问题了。”
他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创意付诸实践后的美好场景。然而,一旁的赵晓慧和卢青却面面相觑,露出了一丝犹豫。
赵晓慧首先开口道:“宋嘉,你这个想法确实很有创意,但是我们之前也不是没有想过这样做。可是,你想啊,老祖宗们在寒冷地区生活了那么久,他们都没有采用这种方式来取暖,肯定是有原因的。”
卢青也附和道:“是啊,也许这种方法存在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弊端呢。而且,我们现在没有网络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也找不到有经验的人来询问,更没有足够的砖块和时间来用实际行动去验证这个想法是否可行。所以,我觉得我们还是老老实实按照传统的方法搭炕比较稳妥。”
宋嘉听了他们的话,不禁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自己的想法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没想到却遭到了反对。不过,他也明白赵晓慧和卢青说得有道理,毕竟在没有充分了解和验证之前,贸然尝试新的方法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
于是,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好吧,那我们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搭炕吧。虽然这样可能会麻烦一些,但至少比较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