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食材丰富(2 / 2)

不过,他只负责食材。至于等接待时候怎么弄,肯定还是由王主任与厨师班商量。

张磊谈到后天的接待用餐,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毕竟这么多的食材,他张磊总算是阔绰了一回。不用再缩手缩脚的,巧妇做无米之炊。

周守义深知这些食材对于后天的投产仪式意义非凡,不仅能让工人们大饱口福,也是向外展示厂里实力的一个机会。毕竟红星机械厂发展的好了,才有更大的平台供他发挥。

更重要的,是让上级领导知道,机械厂对于接待领导,绝对是花费了心思,对于工人同志也没有区别对待。

却说周守义正在厂里筹备各种食材,积极的参与到投产仪式的准备工作中。而截胡了周守义与生产队养殖合作项目的后勤部办事员李刚,也已经来到了乡下。

这李刚今年35岁,比周守义大了将近一倍,是后勤部的七级办事员。相当于行政等级25级,比周守义现在的级别要高一级。

说起来,按李刚的行政等级,完全可以在后勤部随便一个科室到了和当干部却是两回事儿。

一个萝卜一个坑,他年前就下了力气,和张洪生竞争采购科三组的组长,没想到张洪生搞回来1000多斤猪肉。他自然是失败而归。说来也是周守义的锅,要不是他发力,这李刚还说不定真有可能。

没想到年前失败的他,这次却盯上了周守义的位置。所以,才通过他的姑父陈副厂长,截胡了周守义早已协调好的项目,想要立一功。好能让他再上一个级别,或者从普通办事员转成干部。

这李刚也不是个办事鲁莽的人。虽然他拿到了周守义上交的项目计划书。上面详细的介绍了合作生产队的情况,和已经协商好的各种条款。但下乡之后,还是谨慎的在红旗公社几个生产队转悠了一番,仔细打听了一下杨家庄生产队的情况。

李刚在红旗公社的几个生产队转了两天,每到一处,他就打着红星机械厂的名头,找当地的生产队长或者生产队的老人,旁敲侧击地询问杨家庄生产队的情况。

他发现杨家庄生产队在这一片确实算是比较富裕的。人口多,田地多,还有林子。而且很有养殖经验,每年生猪养殖在附近的公社里,都是名列前茅。

这让他心中暗喜,觉得周守义能选中这个生产队合作,确实是有眼光。但他又不禁有些嫉妒,嫉妒周守义能发现这样的地方,还能想到养殖合作项目。

经过几天的走访调查,李刚觉得自己已经对杨家庄生产队有了足够的了解,是时候去和生产队的干部们正式谈合作了。

他来到杨家庄生产队,打着红星机械厂的名号,很快就被村民领到了队部,找到了杨文远。

作为生产队队长的杨文远正和几个干部坐在里面商量着农事。

看到李刚进来,杨文远和其他干部都停下了讨论,疑惑地看着这个陌生面孔。杨文远站起身来,客气地问道:“同志,你是?”

李刚赶忙笑着,走上前去和杨文远握手,并自我介绍道:“杨队长,您好啊。我是红星机械厂后勤部的李刚,今天来呢,就是想和您谈谈咱们生产队和我们机械厂进行养殖合作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