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傻柱名字的由来(2 / 2)

秦淮茹嚼了嚼窝窝头,含糊不清的说道:“得,您现在比我活的还有面!”

……

第二天早上,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两人依旧自然醒,早饭吃的是用昨晚炖鸡汤煮的面。

等娄晓娥收拾好厨房,两人换上新的衣服后便骑车出发。

今天马路上的积雪已经被清扫到了一旁,比昨天好走了许多。

一路上,到处都是提着网兜布袋走亲戚的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新年的喜悦,欢声笑语回荡在街头巷尾。

娄振华家什么都不缺,但叶家和还是带着两个礼品盒,这也就是意思意思,毕竟他们都快要搬家了,带太多东西也没什么用。

……

大杂院这边,秦京茹穿着一件淡红色的花棉袄,来到九十五号大杂院,她熟门熟路地直接来到中院西厢房中,贾张氏看到她,热情地招呼她落座,秦淮茹也赶忙给她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秦淮茹拿起茶壶给几人倒了茶水,随后坐在秦京茹身边:“你想脱离农村,目前就只有这一个办法,就是嫁进来,这车不漏话呀,我都反复和你说了八百遍了,你要是还想继续做你的农民,一天挣那七个工分,过那样的日子,算你姐我白操这个心了。”

秦京茹捧着茶杯,微微皱眉,思索了片刻后说道:“那天那个叶医生怎么样?傻柱的话,我就是担心他特别傻。”

秦淮茹一听,提高了音量,说道:“叶医生,你就别想了,人家可是从上海来的,能看上你这个乡下丫头?再说了,傻柱傻?你问我婆婆?”

一旁的贾张氏连忙帮腔说道:“哎呦!傻柱可不傻,你要问这傻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吧?那说来可就话长了,那得从北京刚解放那会儿说起。那时候傻柱也就十二三岁的样子,他爸也是个做饭的厨子。那天也不知道他爸想起什么来了,非让傻柱一个人去东直门外卖包子。结果碰见伤兵了……那个伤兵也是个一根筋,愣是从南顺城街,一路追到了朝阳门外。不管怎么说呀,傻柱可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对这一片的路熟得很呐!就算那伤兵追得紧,他七拐八绕地背着这包子,最后总算把那个伤兵给甩了,你可知道,这包子可是傻柱用命换来的。”

秦京茹听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是够傻的!”

秦淮茹在一旁赶忙解释道:“这哪叫傻呀?卖这包子呀!挣的钱够一家人吃一个月的杂和面呢。”

贾张氏接着绘声绘色地说道:“这还没有说完呢,这傻柱啊!甩了那伤兵以后,您猜怎么着?他背着这包子倒是直接回家来呀!可他没有!傻柱半路上把这包子卖给了一个过路商人。哎呦,这孩子呀!满头大汗、惊魂未定、气喘吁吁地举着钱就跑回来了,一进家门,就把钱如数交给了他爸。他爸拿过来那么一点,你们猜怎么着?那钱啊!全都是假的!”

贾张氏一边说着,一边手脚并用,表情丰富得很,一旁的秦淮茹和秦京茹听得一愣一愣的。

贾张氏说到激动处,一拍巴掌接着说道:“哎呦喂!他爸这下可不干喽,在这院子里头跳着脚地骂,‘你个傻柱啊!你傻了吧唧的,你倒是把包子背回来啊!傻柱!傻柱!’就这么着,傻柱这名字就叫起来了。开始啊!别人叫他他还不乐意,后来叫着叫着也就习惯了,呵呵!”

一旁的秦京茹听得忍不住直乐呵!秦淮茹倒是说了一句:“这事啊!怨他爸,你说他那么小的年纪,他哪知道会被骗了呀?”

贾张氏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谁说不是呢?他爸就那么一个人。”

秦京茹放下茶杯,终于把最想问的问题问了出来:“姐,现在傻柱一个月能挣多少钱?”

秦淮茹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三十七块五啊!”

秦京茹听后,一脸意外:“这么多啊?”

一旁的贾张氏也跟着帮衬着说道:“那可不?人家在食堂工作,工资可不低呢。”

秦京茹接着问道:“姐,你不是说你一个月只挣二十多块钱吗?”

秦淮茹提高了音量,说道:“谁说不是呢?而且呀,傻柱是一个人花这些钱,你说他怎么花吧?他翻过来调过去他都花不完。”

秦京茹听到这里,心里不禁一阵窃喜,不管怎么说,能有这么高工资确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