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锦风电子(2 / 2)

指尖划过choker边缘,

\"宣示主权。\"

手机铃声突兀地响起,屏幕上显示\"叶锦书\"三个字。

刘天仙瞥见后挑眉,故意贴着秦风耳廓呵气:

\"要接吗?\"

秦风直接按了静音,翻身将她压进羽绒被里:

\"现在...\"

咬开choker的暗扣,

\"我只想验收昨晚的...表演课成果。\"

别墅外,等候多时的李若琳第三次看表。

而卧室的窗帘,依然紧闭着。

当刘天仙正依偎在秦风怀中,两人享受着难得的静谧时光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这份温馨。

秦风皱眉看了眼来电显示——东帝汶锦风电子梁孟松

前三星电子的研发副总裁,是秦风花费了相当大的代价从三星挖来的研发总裁。

为此秦风向李富珍分多次花了几十个亿的代价。

至于为什么是梁孟松,因为前世就是他带领三星团队最先研发设计出了14纳米的芯片。

\"秦总,出事了。\"

电话那头传来梁孟松刻意压低的声音,

\"日本方面突然中断了光刻胶供应,我们的库存只够维持两周生产。14纳米芯片的研发将会搁置\"

秦风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轻轻拍了拍刘天仙的肩膀示意,起身走向书房。

落地窗外,维多利亚港的夜景依旧璀璨,却照不亮他此刻阴沉的脸色。

这个芯片项目,承载着太多意义。

十年前重生时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2023年的华夏,因为芯片被卡脖子,整个科技产业遭受重创。

高端手机停产、新能源汽车减产、人工智能发展受阻...这一幕幕画面至今让他如鲠在喉。

回想起叶老初次找到自己,提出芯片研发计划时,秦风因自身能力、资源和信心的不足,选择了婉拒。

但时过境迁,如今的他与三星集团展开了全方位合作,李富珍更是毫无保留地给予支持,再加上文在寅有意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秦风的底气越来越足。

于是,秦风果断在东帝汶创立了锦风电子,初期便豪掷 200 亿美金。

在设备采购环节,凭借三星集团的强大影响力,顶尖的光刻机、刻蚀机、离子注入机和薄膜沉积设备顺利运抵东帝汶。

为避开复杂的国际形势,秦风将工厂设在东帝汶,同时借助共济会从中斡旋,在各方心照不宣的默契下,项目竟奇迹般地稳步推进。

当然,与共济会合作,秦风同样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放弃了安哥拉的所有利益,那些贪婪的家伙,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设备到位后,梁孟松带领大量三星支援技术研发人员。

和秦风在国内以高薪吸引的众多顶尖技术人才,至此,锦风电子正式开启了热火朝天的研发工作,目标直指 14 纳米芯片。

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芯片制程也仅为 20 纳米。

然而,芯片制造远非只有设备就万事大吉。

硅片、光刻胶和电子气体,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好在通过共济会、马斯克以及三星集团的渠道,电子气体和硅片的供应得到了解决。

但光刻胶领域,日本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产业链,几乎垄断了全球 90% 以上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