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和珅受审(2 / 2)

葬礼结束后一日,嘉庆帝在太和殿召见了和珅。和珅被押进宫时,看到原本由自己掌控的禁军已全部换成嘉庆的心腹,心中不禁一阵悲凉。

进入殿中,和珅跪地参拜:“奴才和珅,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嘉庆帝坐在龙椅上,冷冷地看着和珅,说道:“和珅,太上皇在世时,对你宠信有加,委以重任。朕本也希望你能继续为朝廷效力,可你却不知收敛,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搞得朝廷乌烟瘴气。如今还想在父皇驾崩时图谋不轨!你可知罪?”

和珅心中一紧,但仍强装镇定地说道:“皇上,臣对朝廷忠心耿耿,从未有过二心。至于贪污受贿,皇上可问问这朝堂之上有几个是清白之人?说奴才贪污,只不过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污蔑罢了。”

嘉庆帝冷哼一声:“到了现在,你还嘴硬。朕已经掌握了足够证据,证明你贪污巨额钱财,与朝中官员勾结,意图把控朝政。来人!先将和珅打入死牢,等候处置!”我在宫门外听到嘉庆之话,于是一摆手,安杰带着两名护卫进去把和珅押了出去。

处理和珅并非易事。因为和珅身份特殊,不经过审讯、拿到他的口供就处理他,于公、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于是,嘉庆下旨让三法司会审和珅。

在刑部大堂,刑部尚书庆桂、大理寺正卿富昆、都察院左都御史达椿三人端坐刑部公案之上。和珅被带到堂前坐下后,庆桂首先发问:“犯官和珅,你可知罪否?”

和珅冷笑一声,抬眼扫视着堂上的三人,眼中满是不屑:“庆桂,你如今坐在这刑部尚书的位置上审我,可还记得当年你因失职差点被革职,是谁在皇上面前为你求情,保你官位?”

庆桂的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嘴唇微微颤抖,却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嘟……!大胆和珅,如今是我们遵旨审你,你还如此嚣张,真不知天高地厚!快将你所犯之罪如实讲来!”大理寺正卿富昆一拍惊堂木怒斥道。

和珅又将目光转向大理寺正卿富昆,嘲讽道:“富昆,你大理寺积压冤案无数,去年那桩屈打成招的命案,若不是我暗中插手,那无辜之人岂不是含冤而死?你有何颜面坐在这里审我?”

富昆听后张口结舌,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他下意识地避开和珅的目光,嗫嚅着:“这……这……”

左都御史达椿怒喝道:“休得无礼!你可知道现在是三堂会审你和珅!怎能容你在此如此嚣张!?”

和珅用鄙视的目光看向都察院左都御史达椿:“达椿,你身为监察之职,却对朝中诸多乱象视而不见。你收受地方官员贿赂,为他们遮掩不法之事,以为无人知晓么?还在此恬不知耻地审我和珅,你有什么资格?”

达椿脸色铁青,猛地一拍桌子,试图挽回局面:“和珅,莫要在此胡言乱语,混淆视听!你罪证确凿,岂容你狡辩!”

和珅却丝毫不惧,放声大笑:“你们三人,自身都不干净,有何资格审我?不过是皇上手中的提线木偶罢了。今日你们若定要给我定罪,日后朝堂之上,还有谁会信服你们的公正?”

三人被和珅怼得哑口无言,大堂内一时陷入诡异的寂静。庆桂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和珅的目光逼了回去。富昆坐立不安,手中的惊堂木握得紧紧的,却不敢再拍下去。达椿则目光游移,心中暗自叫苦,本以为是一场简单的审讯,没想到和珅竟如此难缠,将他们的把柄一一抖出,让这场审讯陷入僵局,不知该如何进行下去。

消息传入宫中,嘉庆皇帝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这时,阿桂、董诰、福康安三人出班请求审问和珅,嘉庆心想这三人应该没问题,于是便准了他们三人的请求。

在刑部大堂,阿桂首先开口问道:“和珅,那三人皆没有资格审问你,不知道我阿桂有没有资格审问你呀?”

和珅抬眼,斜睨着阿桂,脸上浮起一抹嘲讽的笑意:“桂中堂,您可真是问得好。您说您有资格审我?那我倒要问问,当年在甘肃平叛之时,您手下的士卒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您身为主帅,当真一无所知?还是说,您根本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那些暴行发生?您口口声声要审我,可曾想过,您桂中堂能比我干净多少?”

阿桂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紧握着拳头,身体微微颤抖。他怎么也没想到,和珅竟会在此刻翻出这陈年旧账,而且说得有板有眼,让他一时难以辩驳。

福康安见状,上前一步,大声呵斥道:“大胆和珅,休要在此胡言乱语,污蔑忠良!你犯下滔天罪行,今日休想逃脱制裁!”

和珅却不慌不忙,将目光转向福康安,冷笑一声:“福康安大人,您又何必着急呢?您自己的事儿,难道就真的能说得清楚?您多次领军出征,表面上战功赫赫,可私下里呢?您放纵手下克扣军饷,士卒们敢怒不敢言。您的那些战功,都是怎么来的?难道您不自知?您如今在此大义凛然,可曾想过那些被您压榨的士兵们心中的怨恨?”

福康安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他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知道,和珅所说的这些,并非空穴来风,都是他心中的隐痛。

董诰一直沉默不语,此时忍不住开口道:“和珅,事到如今,你还不知悔改,一味地狡辩,只会让你的罪行更加深重。”

和珅看向董诰,眼神中充满轻蔑:“董诰大人,您平日里胆小怕事,朝堂之上,许多该您站出来说话的时候,您却选择了沉默。遇到事情,您总是畏首畏尾,不敢决断,不能明辨事理,致使许多政务拖延,错失良机。您这样的人,又有什么资格来评判我的对错?您身为朝廷重臣,却尸位素餐,毫无作为,难道就没有一点愧疚之心吗?”

董诰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低下头,不敢直视和珅的目光。他心中清楚平日里由于过于谨慎,不敢轻易得罪人,在许多事情上犹豫不决,导致了一些问题的积累。

阿桂、福康安和董诰面面相觑,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曾经的劣迹被一一揭露,让他们在众人面前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