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平息一切(2 / 2)

没想到,她竟是失宠后就再没和皇帝见过面吗?!

“你将她带到此处作甚?”老皇帝冷着脸,没好气地说,“怎么,立了个功,就想逼朕日后好吃好喝待这毒妇不成?”

“呵……”

太子似乎被他这话逗笑了,手指碾过刀把上繁复的纹路,声音冰冷低沉,

“怎么可能?十三年前的事,父皇只怕记得不够清楚了,不过孤可还是历历在目呢。”

他话音落下,皇帝像是失了魂般,重重跌坐在身后的椅子上,脸色惨白到说不出话来,只给殿中唯一剩下的大太监递了个目光,让他将无关人都赶出去。

刚刚从进门起就对太子满是怨怼神色的皇后,目光也少见的闪躲了两下。

太子给侍卫递了个眼色,便有两个侍卫推搡着皇后跌跪在殿前。

她她鬓边一缕霜发垂落在颧骨凹陷的颊侧,衬得她再没半点皇后该有的雍容华贵,反倒像是民间濒临垂死的老妪。

第三人格对他们两个的模样没有半点,只悄无声息举起了自己身侧的斩马刀。

白清嘉见状,急忙不顾危险开口问他:

“十二年前,究竟发生了何事?你……你记得?”

明明太子和萧浩,都根本想不起来究竟发生过什么了。

太子身边所有人,都归结为当年他年纪小的缘故。

她确实应该早就想到的,能惊艳整个大夏的天才,怎么可能会独独忘了八岁那年发生的事?

第三人格环顾四周,发现就连五皇子都盯着他,眼中带着些许探究和好奇。

他唇畔笑意加深,缓缓开口:

“孤五岁时,五弟也有了‘天才’之名,一时风头无两,得了所有人的喜爱,对孤早已不甚在意。

孤在东宫,宛如生在冷宫,有时连顿饱饭都吃不上。

那时母后一心扑在父皇身上,整日只琢磨着如何能独得父皇全部的爱,根本不在意孤的死活。

甚至,她还时常埋怨孤留不住父皇的心,不能帮她半点。

贵妃知她不喜孤,也暗中收买了不少宫人和妃子,几次三番对孤下手,想除掉孤,为她的儿子铺出一条通向太子之位的坦途。”

这些事,在场之人,只怕都是第一次听。

白清嘉看到就连皇上,目光中都带着点躲闪和震惊。

第三人格讲述这些往事时,神情忧郁阴鸷,整个人都隐在烛火找不到的暗处。

仿佛太子和萧浩,一个是没有这些痛苦后他本该长成的样子,一个是没有这些痛苦时他应该有的样子。

而他,就是承载了“萧长渊”这个人一生中所有阴暗的至暗人格。

此时,这个阴暗爬行的人,将冰冷的目光投射到了她身上。

那目光,似带着点欢喜,也带着点怀念。

他缓缓开口,故事还在继续:

“孤本就要在东宫,被所有人磋磨死的。

可母后那位同父同母的亲生妹妹,也就是孤的……小姨,拯救了孤。”

白清嘉眸光微微波动,想起了曾经萧浩呢喃过的那句“有姨姨的味道”。

他当时想的味道,究竟是谁的?

第三人格也注意到了白清嘉的神情变化,脸上笑意更深了几分,还多了点真诚:

“小姨知道孤在东宫过得艰难,又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便隔三五日,就偷偷买通人带她来。

小姨温柔善良,漂亮又和善。

她每次来,都给孤带许多的好吃的,还给孤讲故事、教会孤如何为人处世。

也正是因为小姨的照顾,孤才艰难地活了下来。”

说到这里,他目光猛地转向龙椅上的那位。

白清嘉心头一跳,也跟着他的视线看了过去,心里生出不好的预感。

她从未听说过太子还有个小姨……

皇后也是世家女,若是有同为嫡女的姐妹,无论如何也该是嫁了高门,在京城贵妇圈子里有些名头的才对。

除非……

“是孤,连累了小姨。”

太子之后的话,验证了白清嘉的猜测,

“因为小姨时常出入东宫,某一次还未来得及离开,就被难得想起孤还活着的父皇——见到了。

父皇,若孤没料错,你对小姨是一见钟情,对吧?”

他看着老皇帝愈发佝偻的脊背,冷笑声:

“那时小姨早已与夫婿成婚四年,有一个三岁大的儿子。

他们夫妻感情恩爱,孤那小表弟也冰雪聪明。

他们本该,是京城最让人艳羡的神仙眷侣才对。”

白清嘉听到这里,也沉默了。

后面的故事,极其简单。

皇帝为了得到这个一见钟情的女人,不顾世俗眼光,对她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她反抗过、挣扎过,最终还是不得不屈服于皇权的淫威之下。

皇帝为了名正言顺得到她,甚至伪造了她死亡的假象,将此人彻底抹除在人世。

她的丈夫和儿子,也被皇帝使了名正言顺的由头调往边疆,直言只要她乖乖听话,她的丈夫和儿子就能在边疆富足平安一生。

然后,她这个世家贵女,不得不以父母双亡的宫女身份,成为了皇帝后宫一个小小的婕妤。

从入宫起,她就成了君王独宠。

后宫嫉妒她,朝堂忌惮她,不论内外,都对她骂声一片。

尤其是后宫里,还有个和她同宗同源、身上流着一样的血、却对她嫉妒到疯魔的皇后。

此时她对萧长渊的照顾,除了情谊外,更有种同病相怜的悲哀和相互依靠的亲切。

“……孤清楚记得那个雨夜,母后潜入到小姨宫中时狰狞的模样。”

太子掀起眼皮,打量着皇后的神色,语气淡淡,

“母后从不关注孤,大抵是不知道,孤也在小姨宫中的。

所以,孤亲眼目睹了你是如何一刀将小姨抹喉,眼看着她一点点被喉间血呛死,又一字一句说出那些怨怼之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