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1 / 2)

梦林眨了眨眼:“商会是什么”

还灵斟酌说道:“所谓商会就是商人们聚集到一起的组织, 能够互益的同时保护成员的利益。”

其实商会说白了就是商人抱团,无论什么圈子太过抱团都不好,但也不能完全没有。

还灵想要组织商会就是发现商队这两年发展的已经很不错, 不过规模也就这样了。

就算增加再多的小妖怪,走得再远, 利益也维持在这个区间。

这些都跟他们所去地区的税收政策有关系,同时走得越远, 能够携带的商品种类也越少, 尤其是庄古县的特产大多都是一些保质期比较短的食物, 一旦没有了这些,竞争力下降,商队获得的利益自然不多。

如果是以前, 还灵倒也不在乎商队能赚多少钱, 他自己不缺钱, 维持商队更多是为了让庄古县多一份税收。

不过, 如今商队也算是有了其他作用。

还灵将商队的账目都拿出来交给梦林说道:“将这些账目都总结到一起,到时候我有用。”

而他则开始查看之前收集到的资料。

在如今的大秦是没有禁止官员经商的。

是, 严苛的秦法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或者说大部分法律约束的都是普通百姓,特权阶级从来都不需要去考虑那些。

哪怕商鞅搞出了各司其职的新秦法, 但官员不经商, 他的家里人可以经商啊, 他的仆从可以经商啊。

真正调查之后就会发现整个秦国九成的财富是掌握在贵族手里。

对于这三个郡守家里人经商这件事情还灵倒也不意外。

只不过这三位郡守因为自身原因,手下经商也都是在自己的辖区之内。

具体赚多少钱不清楚, 但根据还灵的估算未必有商队多。

还灵的想法很简单, 合作,他可以提供更多的商品和更好的方案,大家一起赚钱, 当然在商会之中他占据的股份可以少一些,毕竟是为了暗中交换嘛。

商会是为了针对那两个年纪大的郡守,至于那位还有野心想要往中枢去的郡守,自然就是另外一种策略。

还灵计划得很好,唯一的麻烦就在于这三个地方虽然都是咸阳周边,但距离还挺远的,他固然可以用缩地成寸,但也不能太明目张胆,要不然这三个郡守一通气,怕不是要吓死他们。

他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等到过年,郡守入咸阳述职的时候再见见他们。

郡守述职的日子都大差不差,尤其是这些距离咸阳近的,还灵在接到扶苏给他的消息之后,立刻回到了咸阳,同时给三位郡守下了帖子。

这两位郡守本身也是大姓,一个姓苏,一个姓王。

这三位虽然家族不小,但并不是咸阳人,是以在咸阳也没有宅子,都住在驿馆。

请帖送来的时候,两个人心思各异,但不得不说当看到请帖的时候,他们都眼前一亮。

还灵设计请帖也是耗费了心思的,因为现在纸坊供应朝中用纸都有点勉强,自然也没有更多余力开发别的纸,也就是把原来的草纸改进了一下,让纸面变得更加细腻。

所以后世使用的贺卡用纸这年头是肯定没有的,至于什么铜版纸那就更不用提。

还灵为了请帖足够好看,直接用了很薄的竹板为底往上面贴纸,甚至连纸都贴了三层。

不过为了不显得太难看,每一层纸都会绘制一些简单图案,三层叠起来就有了一种立体朦胧立体的效果,最上层则是按照时下的格式写了请柬的封面。

内里自然是还灵让赵高帮忙捉刀写的内容,毕竟他读书都是以实用为主,让他写的辞藻华丽也不是写不出来,但需要很长时间,远不如赵高信手拈来。

他需要做的事情那么多,也不可能将时间浪费在这个上面。

郡守们打开请柬之后先是眼前一亮,北地郡守不由得称赞道:“公子还灵这一手小篆已算是初见风范。”

河东郡守消息更加灵通一些:“听闻这位公子刚入宫之时,王上便吩咐赵郎中教导,这一笔字想来也是跟赵郎中所学。”

汉中郡守似乎在书法上也颇有几分造诣,他看了半晌摇头说道:“我倒是觉得这位公子并不完全是跟赵郎中所学,风格多少有些不同,更何况那位赵郎中擅长大篆,小篆倒未曾听说多么突出。”

北地郡守轻轻嗅了嗅请柬说道:“这股香味倒也有几分特别,不知是什么香料。”

河东郡守笑道:“若是喜欢,等到时候问问五公子便是。”

北地郡守微微一笑没说话,他虽然觉得这香味特别但也不会做出这么失礼的举动。

以他们如今跟这位公子的关系,询问跟索要有什么区别他不要面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