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咱的闺女就不一样了,属于两岁就快要上房揭瓦的类型,汗,嗯,虽然暴力了点,但是这正说明我家闺女体质和冒险精神都相当的不错。
正当本公子在这暗乐的当口,大丫眼睛忽闪地看着老舅那快要及腹的长须,一脸好奇地伸出了手,然后一拽。老舅方才还乐呵呵的脸瞬间挤成一团。
吓得俺的两个婆娘赶紧窜上前去把大丫和二丫抱走。“舅父切莫生气,这两个小丫头只是好奇您的胡须怎么会长那么长,对不对大丫”瑶光妹子颇有些不太好意思地冲舅父道。
大丫张开了小嘴。“舅佬爷,长长的,黑黑的”
“”所有人都一脸黑线,本公子抬手捂住了脸。半晌,老舅这才心疼地抚着胡须强笑道。“这小丫头,这手劲可真是厉害,老夫都顶不住。”
“对对对,这大丫力气还真不错,昨个在家,都快把一坪的草都给拔光了,她爹还心疼那草坪来着。”娘亲也笑着一把揽过了大丫亲了亲之后说道。
老舅摸着自己的胡须黯然无语,本公子也觉得有些过意不去,老妈这话是在打破尴尬,可问题是听了这话怎么都觉得是娘亲以为大丫把老舅的胡子当成草来拔。
不过老舅也不是那种心胸狭隘的人,再说了大丫才刚要两岁,跟个不满两岁的丫头计较啥而本公子为了自己闺女,只有硬着头皮上了,赶紧岔开话题
接下来,难道得的一家团聚,吃吃喝喝吹牛聊天齐乐融融。就连大丫和二丫还有侄子也都在那嬉笑言开的做游戏。嗯,本公子也跟大表哥畅怀痛饮。
舅父也好不到哪儿,喝到鼻尖都发红了,兴致大发之下还当场创作了一首游子归来的诗句。具体是啥内容我忘记了,但是并不妨碍本公子猛拍马屁。
小李安,嗯,俺外甥的名字,当听到了这个名字时,本公子不由得两眼一黑。后来才知道,这是老丈人李渊前思后想最终给小家伙起的名字。李安,可惜这个年代还没有电影,不然,我真有点怀疑李渊是不是很羡慕影视工作者。
不过,这也正好合了我妹妹的心思,希望这小家伙能够平平安安的,快快乐乐地长大成人。
不过这名字实在是太没新意,记得李安第一次夺得奥斯卡小金人的当年,恰好有几家生了小朋友,有叫赵安的,还有叫胡安的,而之后,俺那位李姓朋友也终于有了孩子,然后直接就叫了李安。
这样的名字,重名率实在高得精人,反正我是不觉得这名字怎么好,主要是太俗,好歹起点比较有才华要么多较风雅的名字也是好的。例如叫李白呃,还是不要影响到未来的伟大诗人的降生的好。
要不在中间加个字,比如说叫李慕白也成,不过李慕白这个名字在后世也给用滥了。要不就学后世那些独生子女起名的方式,例如叫李长孙白我靠,这名忒难听了点,而且听起来不仅仅幼化而且还娘化,实在是不可取。
92 14:16:048901571
第六百九十七章 赵州桥的建设者
一边饮着美酒一面吹牛打屁,老舅也兴致勃勃的说起了一些关于交趾的趣闻,听得大家都津津有味的。
“舅父,您是说那里的船只,比咱们的屋子还要高”瑶光妹子不由得好奇地问道。
“那是自然,就是今年秋刚刚开始搭建龙骨的一艘秦级的战舰,嗯,秦级指的就是排水量达到或者是超过五百吨的战船。特别是那桅杆的高度,怕是能够有咱们家的这房舍三个那么高。无忌,老夫没记错吧”老舅打了个酒呃之后朝着我问道。
“舅父所言甚是,隋级是一百吨以下的船只,而汉级是两百吨以上级,至于秦级就是五百吨以上级别的船只。过去的楼船,最多也就是两百吨左右,所以,秦级的体积的确要庞大得多。”我点了点头答道。相比起石、料、斤这些乱七八糟的计量单位,本公子直接就要求他们制作了一个差不多一米见方的大铁箱子。
其实我还真不知道那个一米的箱子是不是真是一米见方,只不过是用千分尺先确定了毫米的宽度之后,然后再通过厘米和分米推断出来的一米。
然后嘛,先把这个内径达到了一米见方的铁箱子摆到了巨型天平秤上称重,另外一头摆放铁锭,等确定重量之后,在大铁箱子里倒满了水,然后再加上新的筹码直到双边达到了平衡。
然后,后加入的那些铁锭的重量,就是一吨,然后嘛,一吨等于一千公斤,这想大家都想必都清楚了,为了更接近这个时代的称重方式,当然又还把公斤折半,半公斤为一市斤。
也就是说,五百吨级的船只换算成斤之后,绝对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而那一艘秋初开始搭建龙骨的战舰我可是记得应该有六百多吨才对。虽说在我的印象里边,远远达不到后世的万吨巨轮那么庞大,但是对于这个时代最大建筑物以为只会是房子的人们在说,这样的战舰,的确很能震撼人心的。
听到了这样巨大的战舰,娘亲他们也都吃惊得厉害,原本还以为在黄河里边航的那些船只很巨大了,倒没想到,居然还会有这么巨大的船。
而舅父在交趾那里,倒也曾船去过海南岛上几趟。那里早在数年之间,在本公子的舰队抵达交趾的时候就给张罗了过来。虽然海南岛上没有什么矿藏,但是那里却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海上中转站。
不过,因为今年,舰队要配合程咬金收拾占婆国的那票南蛮子,所以舅父就没有坐船,而是直接坐着马车往回往。而这一路一走,就走了一个月的时间
幸好,从长安到交趾的这道水泥直道主体已经全面通行。这条长达三千八百多里路的水泥直道,途经关中、汉中、巴蜀再到岭南,然后直入交趾。
当然,有些地方,仍旧需要渡船。现如今有些比较狭窄的河岸已经开始搭建坚固的桥梁,但是,真要把所有的桥梁都弄好,这最少还得花好几年的功夫
感谢李春,感谢这位中国古代,在隋朝最为著名的桥梁工程师,或者大家对李春这个人并不熟悉,但相信举世闻名的赵州桥,从隋朝建造的直到一千四百多年之后仍旧耸立在赵州蛟河河面上的石桥,就是他最伟大的杰作。
而此人,本公子早就已经在大业八年的时候就派了人去寻找,最终,找到了这位这个时代最杰出的桥梁工程师。
之后,华夏帝国的水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