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9(1 / 2)

那边,还有娘亲这边。不过,想来,妹妹去当园长,有了这位姑姑看着大丫和二丫,娘亲肯定又能多省几分心。

聊罢了此事,然后去寻娘亲,说出了无垢想去当第一任幼儿园园长的事,娘亲一开始倒是有些迟疑,毕竟女人多是呆在家里边相夫教子,这样的抛头露面,实为与礼不合。

不过,本公子很快就找到了典型的例子,嗯,俺的婆娘瑶光被拉了出来当成了挡箭牌,这妞乃是堂堂皇后殿下,却照样领军征战沙场,斩将夺骑,立下赫赫战功。

嫂子都能去当将军,于杀人放火的活计,那么,小姑于点教育孩子们天天向上的活计,自然是不会有什么问题。最终,思来想去,也觉得有了无垢在园里边看着,肯定是没有人敢欺负她的那两个孙女还有外孙。

娘亲最终还是点了头,园长的位置有了人,那么,就相当于大事可定矣。

另外,开始商量起了老五的婚事来,虽说无垢已经嫁出去了,可终究还是家里人,过去,本公子常年在外劳碌,就是妹妹在家和娘亲一块照看这位老五。所以,从情感方面,老五无逸更敬重无垢这位当姐的。

前面的都弄完了,再有一个月左右,老五无逸就将会踏进婚姻的坟墓,嗯,反正他这么快乐,看样子很乐意。给老五弄出来的亲王府如今已经差不多了。

商量的就是该请哪些人,谁担任司仪之类的。魏老头担任是挺合适,但是他那脾气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而孔颖达孔老头这段时间正忙着准备国家普及教育的事,脚都快沾不上地了,哪还有功夫。

最终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让人缘最好的房玄龄来担当,至于俺老舅,自然是要作为男方家的代表坐镇,自然不能随同老五去迎亲。

另外,娘亲信佛,还是嘀嘀咕咕地问我是不是该请一票和尚头来弄一场法事,对此我表示强烈的反对。记得在我的记忆里边,遇上了和尚头似乎都没好事,后世看到和尚头做法事,一般都是哪家有人呃屁。

而娘亲对我的话大加驳斥,认为本公子是瞎扯,还说什么不论是和尚道士都是好人,在灾荒之年时,经常对信佛的贫苦大众施以粥食,又或者是对成病的老百姓施以药石,以救治百姓。

啪,一巴掌拍在了我的大腿上,我怎么把这一岔给忘记了孙思邈那老头不就是道士吗而且我记得我去拜访问孙思邈的时候,就曾经到过的那个道观里边几乎人人皆懂医理,据孙思邈言,那位观主的医术不下于已。

虽然这话有吹捧性质,但是,我绝对相信那位老观主还有观中诸人的医术差不到哪儿。想想他的弟子,都能够被袁天罡所重,其他的想必也差不到哪。

而似乎这个时代的和尚与道士都很注重养生,多是略通医术,和尚都道士的医术也多是代代相传,颇成体系。那么,本公子当初还担忧的帝国皇家学院医学院的师姿力量问题,岂不是迎刃而解。

匆匆向被我方才的举动给吓了一跳的娘亲和妹子解释了一番之后,立刻派人去寻来了袁天罡与孙思邈来。

第七百二十五章 大炼钢铁的工业时代

一个时辰之后,袁天罡与孙思邈连袂而至,方进门行礼,袁天罡就颇为迫不及待地问道。“陛下,关于医学院的事您真的想着法子了”

“这是自然,难道我还能忽悠你们不成”我笑眯眯地说道。

“陛下莫要卖关子了,来请直言相告才是。”孙思邈也很急地道,身为皇家学院医学分院的院长为了医学院的现在和将来,他算得上是呕心泣血,为了师资力量的事,可是来寻了我好几次,奈何就是没有找到妥当的办法。

而今,听到有办法,他自然很着急,看到孙思邈如此,我也只能暂时搁下了显摆的念头,将我的想法告之了啃前这二位,啪的一声脆响,不对,是两声整齐的声响,袁天罡一脸恍然地拍在了自个的大腿上,而孙思邈侧是兴奋的击

“哎呀,老朽还真是蠢,居然连这个近在眼前的法子都没能想到。”孙思邈拍着额头一脸懊恼地叹道。

“孙真人切莫如此,莫说是你,朕与不少朝庭大臣都商议过,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法子,若不是今日太后她老人家偶然提起,朕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此事。”我摆了摆手苦笑道。想不到,今日娘亲倒是立了一件大功。

作为儿子的,自然不会去跟自己的娘亲争功,吹捧下娘亲如何的英明神武,自然是作为人子的本份,袁天罡和孙思邈也很上道地表达了一番对于英明睿智的皇太后的敬仰。

“明日,朕就会下召,通告关中诸地的寺院庙宇,征召良医以入学教授医道。不过,这还需要二位大力襄助才是

这二位都是道士出身,孙思邈在医道上,不但受百姓的敬重,同样也在神棍界很有威望,至于袁天罡,这哥们如今已经成为了华夏帝国宗教届人士最向往和羡慕的偶像,他可是华夏皇家科学院的院长,更是华夏皇家学院的第二副院长。

也就是三品尚书官衔,要知道在过去,像他们这样的神棍,根本不可能爬到这么高的位置上,而且还极受那些文武勋贵的敬重,不是对于他画符装神弄鬼手段的敬重,而是他在学术方面就的敬重。

使得他在宗教届的威望越来越重,再加上深得我的器重,所以,有不少事关宗教届的大事,那些道士啥的都是通过袁天罡来找我。而越来越多的专研化学炼各种奇葩神丹的方士,都被扔进了专业的化学工作室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地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不会再因为练出重金属铅丸而出现害死人的事件发生。

我下旨意之后,再由这两位宗教届高人出面的话,那么效果要远比只是下旨意好得多。半个月不到的功夫,就有近百名道士和尚来到了长安应征教授之职。

比我所预计的二三十人实在是有些多得出乎预料,毕竟这个时代愿意学医的还是比较少的,光是关中以及周边地区,就搜罗到了近百名和尚道士,可以想见,怕是总数会超过一百之数。

这相当于是皇家学院目前师资力量的三倍之多。这个数目实在是令我有些惊讶,而且,经过了孙思邈等医学院的教授的鉴定,这近百名和尚与道士的医术,就算是平均水平达不到目前医学院教授的水平,但是也差不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