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李儒后,庞统得意洋洋地拿着协议向某城主邀功,阿牛眼皮都没抬一下,“你拿到特别领地建设图纸和高级工匠技能升级图纸了吗”
“我要了,但他拿不出来,说是没有,连听都没有听说过有这种东西。。。”庞统一脸委屈。
“附属领地数量增加呢,他们也做不到”
“是的。”
阿牛一阵默然,事实上这厮早已明白,一般的建筑图纸还好说,但类似于“特别领地建设图纸”和“高级工匠技能升级图纸”等逆天级物品,势力未必拿得出来,大多只能通过做任务的方式得到。
如果随便一个势力便能拥有这些东西,领主玩家的崛起那就太容易了。事实上青州刺史龚景也算是一方诸侯,与凤翔的关系也极佳,阿牛虽然从州府获得了不少帮助,但也仅限于资金、人才,以及一个新手村名额而已。
庞统见某城主半天没说话,沉声问道:“主公与曹孟德谈好了”
“嗯,谈好了,子龙会去陈留。”
庞统眼前一亮,知道某城主全盘计划的庞统明白,这也意味着阿牛的计划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隐身幕后,两面捞油水的计划,初见成效
“有什么好处”
第420章北源末日
“没有。”阿牛淡淡地说道。
“没有”
“是的,曹操不需要付出任何报酬,只需要必要的时候在诸侯面前为我们凤翔说几句公道话而已。子龙相当于友情帮忙。”某城主象是在说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与庞统从李儒那里争取到的庞大利益相比,阿牛与曹操的谈判结果显然“亏”大了。
庞统在最初的诧异之后,很快便恢复了常态,一双水汪汪的小眼睛精光四射,笑问道:“主公就这么看好曹孟德吗”以庞统的才智,当然明白阿牛所谓的“说几句话”没那么简单,凤翔城主向来是不会做赔本买卖的。
某城主笑而不语,但庞统已经从阿牛的表情上得到了答案。
庞统不知道历史上的曹操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但阿牛平时偶尔与他谈及天下英雄时,对曹操的推许显而易见。先有祭“五色棒”不畏权贵铁面无私,后有“孟德献刀”、出奔陈留招兵买马振臂一呼讨伐董卓,促成了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的大事,在世界中倒也颇有些名望,刚刚起兵不久后就得许多人才投效便是最好的证明。这么样的一个人,虽然现在势力不显,却也不能排除日后飞黄腾达的可能。
凤翔在讨伐董卓战役中希望左右逢源两面得利,这样的计划如果成功,固然能得到莫大的好处,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走漏风声,那么凤翔城主很快便会象复兴城主那样,被世人视作“两面三刀”的典型代表,这样的后果显然十分严重。
在庞统看来,尤其是阿牛已经决定让李进至董卓营中助战,一旦事情败露,凤翔与关东诸侯的关系自然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有曹操这样的一位诸侯帮忙从中斡旋,为凤翔说几句“公道话”,显然对凤翔有着重要的意义。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实际地情形远没有那么简单。
身为玩家,阿牛当然知道看似强大无比的董卓,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以曹操、袁绍等人为代表的关东诸侯,却如同初升的朝阳一般,即将在三国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阿牛可以无视董卓反正快挂了,且离凤翔太远。即使撕破脸皮也没多少希望打过来,但却绝对不敢无视关东群豪,事实上某城主一直都希望能与关东诸侯拉近关系。
此前一直按兵不动,阿牛是想试试两大阵营的对凤翔是否“感兴趣”,会不会派出使者前来相邀。使者倒是来了,董卓阵营来的李儒可谓份量十足,但诸侯阵营来的曹操却让某城主颇有些失望。
并非阿牛狂妄到认为曹操份量不够,此次曹操来凤翔。并非出于袁绍的委托,只是曹操的个人行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阿牛不得不临时改变了“待价而沽”、“两头收钱”地策略,对两大阵营区别对待。
李儒可以代表董卓、代表董卓阵营,但曹操却不能代表袁绍。更不能代表诸侯阵营
事实上,即使凤翔城是领主中的第一个二级城市,也不见得就能得到势力的青睐,某城主从一开始就没有把希望寄托在董卓和诸侯势力的“自觉性”上,而是动了几乎所有的人脉造势
天上不会平白无故的掉馅饼,两大阵营也不是一时兴起来拉拢凤翔,机会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争取而来的
董卓阵营中。蔡邕是当然地选择,阿牛在回领地的途中就顺路去了一趟洛阳。请蔡邕相助。爱女与好友都在凤翔,蔡邕当然不会不给阿牛这个面子,虽然他不是太明白某城主的全盘计划。正是因为蔡邕在李儒面前对凤翔大加赞赏,未必会有李儒的青州之行。
诸侯阵营中,除了话不投机的袁绍之外。至少阿牛还认识孔融和曹操。这两位诸侯都与阿牛有旧。孔融在黄巾军地围攻之下危如累卵。解北海之围的战斗中,正是凤翔出力最多;至于曹操。则是某城主在洛阳时,经蔡邕引见有过一次会晤。
某城主在战役信息公布后飞马赶回领地,与汉武帝、赵龙等人商量完毕之后,便坐在大黑背上去了一趟北海,接着直奔陈留求见曹操。在与两位诸侯的交谈中,某城主恰到好处的表示了“对董卓倒行逆施的愤怒”,以及对两人起兵讨董的钦佩,就在两人以为阿牛会很快加入诸侯阵营并肩作战时,某城主又是一声长叹。
“董卓权倾朝野,如果讨逆不成,必对诸公展开血腥报复。阿牛乃不死之死,倒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全,按理应该与诸公携手共襄义举,但我身为领主,不得不先考虑凤翔数万乡民的生死存亡,且容阿牛慎重考虑。”
孔融本就是读书人,某城主地“仁厚”颇为符合他“悲天悯人”的高尚品德,同时为凤翔不能举事惋惜不已;曹操倒没有那么容易骗,不过凤翔地加入对本阵营显然有利无害。最终的结果,是两位诸侯分别送信给袁绍,建议对凤翔城许以承诺,加以拉拢。
但袁绍断然拒绝了。
关东诸侯共讨董卓的信息一公布,加入诸侯阵营的玩家势力数量远胜于董卓阵营的玩家,这样地情形,让盟主袁绍有些飘飘然起来。在他看来,十八路诸侯本就声势浩大,又有这么多玩家相助,讨伐董卓地大事前景一片光明,断然没有失败的道理。
这样地心态之下,袁绍自然不会对凤翔城在战役中的选择有太多关注,“不就一个异人领主吗,助我等共襄义举的异人领主何其多也,多一个少一个又有什么关系”
这番话,便是袁绍在对孔融和曹操的书信中的大意,他回信的时候凤翔仍只是一级城市,不过即使后来他得知凤翔已经升级为二级城市时,也没有太多的感觉。
曹操也是知兵之人,对于凤翔在讨伐黄巾战役中的表现十分欣赏。普通的领主部队完全无法与凤翔地精锐之师相提并论在得到袁绍的回信后,曹操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