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鞠义数合之间被赵云挑落马下,此时两人连袂而来,似乎也是一种缘分。
正史中的鞠义是袁绍手下大将,武功声望均是极高,曾带八百先登死士,击溃公孙瓒赖以发家的三千“白马义从”,创造了步兵对骑兵、八百对三千完胜的战场奇迹,足以证明其能力之强横。事实上强如文丑、颜良,当时也不是鞠义的对手。
只是鞠义此后目中无人,自觉天下无人能及,再加上碰上个没有容人之量的主公,最终被袁绍给宰了。
可能也正是因其性格不讨人爱,演义中鞠义被严重弱化,直接遇上完美的赵云一命呜呼。
查觉到自己的失态,阿牛赶紧将一行人请到镇办公室。
众人落座一番寒暄,阿牛将王越离开后凤翔镇的状况一一道来,不着声色地向鞠义和赵云推销凤翔镇。
讲到两番遇袭时的义愤填膺,讲到剿灭心魔村的铁血豪情,讲到九里山遇狼的意外收获,讲到山寨民众初期无处安身时,更是潸然泪下。
不得不承认,游戏中的阿牛嘴皮子上还是很有些功夫,一番经历讲得迭起,精彩纷呈。还顺带为自己塑造出一个爱民如子、有情有义的光辉形像,鞠义和赵云听得不时嗟叹,赵雪更是听得津津有味。
事实上凤翔镇郑阿牛的名头,在nc中还是比较响亮,好几次全国系统公告便是因阿牛而起。
开启结拜系统。
第一个收服山贼,乃至最后将青州的山贼全部收服。
两次击溃来犯之敌。
刚刚出炉的人才补贴计划。
再加上唯一的顶级武馆,天下第一镇、尚武之乡、仁义之乡的属性,凤翔镇对nc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打铁趁热,阿牛顺势提出,希望鞠义和赵云在凤翔镇定居,满目的期待恨不得夺眶而出。
鞠义早被阿牛讲得“芳心暗动”,当下也不推辞,起身道:“主公如此抬爱,鞠义愿效犬马之劳”
阿牛大喜,正史上鞠义的能力,作为三国迷的阿牛怎么会不知道忙上前扶住鞠义,“今得鞠义,阿牛之幸,凤翔之幸也”
随即又望向赵云,刚收了鞠义,阿牛心头一阵笃定,“鞠义都投靠了,子龙你就从了我吧。”
但现实显然是残酷的,貌似今天阿牛的运气一直是好坏参半。
虽然得以步入仕途,却也失去了州府的支持。
现在得了鞠义,这赵云似乎并不愿意买帐。
赵云一阵沉默,半晌才有了决定,“感谢阿牛镇长抬爱,但子龙年齿尚浅,还想游历四方以长见闻,今番却是无法从命,尚请大人见谅”
阿牛失望透顶,一旁的王越和鞠义又是一番劝告,但赵云显然很有主见,只是婉拒。
但阿牛的意志力也不是这点打击就能摧毁的,既然赵云已到了凤翔镇,没离开之前还是有机会做些工作。
退而求其次,阿牛当下极力挽留赵云兄妹二人多住几日,再加上旁边几人帮腔,最终赵云也只得从命。
****************************
着陈宫安置鞠义夫妇的住处,阿牛更是亲自将赵云、赵雪送至客栈住下,马上拉着王越商量起来。
阿牛的预想中,既然赵云肯跟着王越过来,那么十有是可能招揽成功的,赵云的坚拒令阿牛措手不及。王越讲了前因后果,阿牛才明白过来。
赵云本就一心游历四方,这次肯跟王越而来,除了因王越的名气之外,也想顺道看看近来声名远扬的凤翔镇,横竖青州他也没来过。这次过来也就是想看看,认识一下而已,虽然对凤翔镇和阿牛甚有好感,但要赵云认阿牛为主,这难度不是一般地高,起码赶上泰山的高度。
阿牛听了大为丧气,赵云现在压根就没考虑过出仕
王越和赵云这一路上也相处甚欢,对赵云非常看重,这会跟阿牛谈起赵云更是眉飞色舞,一个劲地提醒阿牛不要错过良才。
阿牛哭笑不得,这还用王越讲吗如果赵云要阿牛裸奔才肯留下来,阿牛绝对立刻宽衣解带
当然阿牛也不会轻言放弃,一个曲线救国计划即将展开。
本章完。
第1008章大儒在行动
青州战云密布,阿牛的凤翔城,却依然如往昔般人流如织。
蔡邕的住处,是一座位于凤翔老城区的大宅,虽比不得在洛阳和长安时的房宅大,但也有三进三出。这样的规模,在寸土寸金的凤翔城,算是相当高端的配置,充分体现了凤翔城对蔡邕的尊重。
蔡府房间不小,人却不多。
自从蔡琰离家出走后,蔡府一直显得有些冷清,蔡邕嘴上对女儿出走非常恼怒,扬言不准文姬进门,抑或回来后定要打断腿云云,可是私下里,却是经常长吁短叹,忧心忡忡,迫切盼望蔡琰早日归来。
蔡琰回来了,但蔡府的气氛,并没有明显好转。
回到凤翔后,蔡琰便将自己关在家中,接连数日,不出房门半步。
每一天,蔡琰都会用焦尾琴弹奏一首曲子。
蔡邕本是琴道高手,听得出琴声之中的思乡之意,还有归乡的喜悦和犹豫,情感复杂,非常矛盾,总体来看,曲调委婉悲伤,撕裂肝肠。这是蔡琰的作品,曲名胡笳十八拍。能写出这首曲子,足以证明蔡琰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事实也是如此,蔡琰已晋级为大师级乐师。
但蔡邕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蔡邕原以为,蔡琰这么做,是因为被匈奴人掳走后惊吓过度,再加上长途跋涉身心疲惫,休息数日便能恢复过来,可他没想到的是。七天过去了,蔡琰依然如故。丝毫没有改变的意思。蔡邕特意跑了趟乐府,让乐府派人邀请蔡琰出场弹奏一曲。也被蔡琰婉言拒绝。
蔡邕顿时心知不妙。
几经周折,蔡邕总算知道,蔡琰为何将自己禁闭起来。
与当初蔡琰离家出走的原因一样,还是因为某城主与文姬所谓的婚约。
蔡邕头大如斗。
当初自己那样讲,还不是事急从权当时凉州军几位实权人物要求结亲,自己又不能明着说“汝等武夫配不得我家文姬”,迫不得已才把阿牛推出来当挡箭牌,话说那次去长安也是为了帮阿牛,有事往阿牛身上推。貌似很合理才对,谁知某城主已经有了意中人再说,当时也是为了避免文姬嫁给那些凉州莽汉。蔡邕实在没想到,小小的事情居然搞得难以收场
原以为时间可以冲淡一切,没想到离家这么久,蔡琰还是没转过弯来。
真是个执着的女娃儿。
来到凤翔这么久,蔡邕早已明白,小鱼在凤翔城的地位,要让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