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涉哥打算怎么办”丁涛问道。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事不宜迟,我们得赶紧离开”李涉又对沐英说道:“你去将那群女子叫来,我们要赶紧出城”
“竟然是这样,我也没有什么能帮的,就将这一百多名士卒送给涉哥吧,涉哥放心,他们都是我从镇子里带出来的呃,绝对忠心”丁涛看着李涉说道。
李涉哪能不知道丁涛所说忠心的意思,他就是怕这些士卒不忠心,一个不小心将自己等人的这些事放了出去,丁涛也就废了,小心驶得万年船,这些话也只是说给这些士卒听的。
“行那就谢谢兄弟了。”李涉说道。
很快,沐英就带那群女子过来了,李涉再不迟疑,牵住蔡琰的手就走,一刻也不停留。
蔡邕看着二人牵住的手欣慰的笑了笑,却反而朝屋中走去,蔡琰本打算瞧瞧自己的爹爹,见此立即喊道:“爹,你怎么了,快走啊”
李涉回头,“爹时间紧迫,不要收拾东西了,快走吧”
“不了,你们离去吧,我已经想的很清楚了,仲颖肯定不会伤害我,至于你们就说不定了,特别是你这些手下更是必死无疑,我留下来看能不能为你们求求情,你们不用管我,自己快离去吧”蔡邕笑道。
“不爹我们一块走啊”蔡琰都已经快哭了。
“李涉带她走”蔡邕别过头去,一声大喝。
情况危急,李涉不敢多做停留,一记掌刀轻砍在蔡琰的后颈处,蔡琰的哀求之声立马戛然而止,对蔡邕说道:“爹,您自己多多保重,您放心,我以后一定会来接您的”
“不用,你们过的幸福就好,不用挂念我这个糟老头了。”蔡邕已经走进了屋中,关上了屋门。
“主公,快走吧”周仓急道。
“好走”李涉背起昏迷的蔡琰,带领众人浩浩荡荡向城门而去。
丁涛眼见李涉等人已走,捡起地上的一把断刀扎进了自己的大腿,立马疼痛的哀嚎了一声,整条腿都被鲜血所覆盖,咬牙说道:“草下手太狠了”
第两百三十九章 于禁拦路
李涉面含煞气,浑身杀气逼人,李涉敢肯定只要有人敢挡在他的身前,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挥刀而下。
好在百姓们见到李涉等人都纷纷避让,没有一个敢站在路中间的,但总会遇见巡逻的士兵。
“站住你们干什么的”巡逻士兵的统领大喝。
李涉一言不发,继续背着蔡琰前行,而沐英周仓等人已经带领众人亮出了兵器。
“再不站住我们就动手了”士兵统领大喝。
啊一声轻吒,沐英身后一匹青色骏马浮现,强健的四肢好似蓄满了力量,沐英就如一颗炮弹杀进了敌群,长枪似灵蛇,常常从众人想不到的地方刁钻而出,枪出则人亡。
李涉坚持,暗暗吃惊,沐英又进步了,这下自己要胜过她只有三分把握了。
“沐统领我来助你”周仓有日行千里之力,速度惊人,几乎瞬间就冲入了敌群,可怜的百人巡逻队就这样全军覆没了,只有零星的几人狼狈不堪的奔逃而去,周仓想要追赶,李涉立即大喝一声:“快走”
现在没有多余的时间浪费,因为待会还有最艰难的一关,闯城门
经过昨天曹操刺董一事,城门早已戒严,任何人都不得出入,所以李涉等人想要出去,则必须硬闯过去,不过过周仓在李涉还是有信心闯过去的。
众人脚步急促,特别是那些女子,有人的表情有些慌乱,毕竟是女子,而且是第一次遇见这种逃亡的事,有些害怕也是应该的。
隔着老远,李涉就瞧见城门紧闭,士卒们严阵以待,这股阵势让李涉有些担忧,自己这些虾米真的能冲过去吗
“城门戒严,不相干人等速速退去”城门的统领朝着李涉一声大喝,李涉自然不会停下,由周仓带头前行,那统领等到李涉等人奔近也没有下令让士卒们出手,直到众人到达一个他觉得可以进攻的位置时,才大喝一声:“杀”
话音未落,陡然瞧见李涉模样,立马又喊道:“慢着”
令行禁止,这群士卒完全做到了,李涉眼睛一亮,这绝对不会是平凡人物,定眼一瞧,惊道:“于禁”
“周仓且慢动手”李涉立马大喊一声,免得周仓开杀,造成了混乱。
“兄弟这是怎么回事”于禁朝李涉的身后看了看,发现那些女子就在身后,所不同的是还有一些西凉兵,这是丁涛送给李涉的。
李涉没时间解释,“总之一言难尽,我若不出城,必遭董卓残害,希望于禁兄弟行个方便。”
“董卓残暴不二,天下人大恨之,兄弟要遭董卓残害,必是做了什么惹怒董卓的事,就凭这一点,我也没有理由拦着兄弟,兄弟请便”于禁向旁一退,对着士卒们大喝一声,“开城门”接着做出了一个请的动作。
“统领,这样做的话,要是董卓怪罪下来,统领只怕没命了”士卒们为于禁着想,不愿开城门。
“后果自有我来抗,你们开门就行”于禁蛮不在乎,喝斥道:“还磨蹭什么,还不赶紧打开”
“是”于禁在这军中威望惊人,一声喝斥之下,士卒们再也不敢耽误,吱呀一声,厚重的大门被士卒们缓缓吃力的推开。
于禁对李涉笑道:“兄弟请吧”
李涉刚踏出几步,又走了回来,“不行,我若就这样走了,于禁兄弟该怎么办,不如于禁兄弟和李某一起离去吧”
“这个不妥,鲍将军对我有知遇之恩,我还没有报答他的恩情,怎么能随你离去。”于禁心中对李涉是比较欣赏的,也有意与李涉离去,只是心中还牵挂着鲍信的恩情。
李涉先着急的瞧了瞧身后,发现并没有追兵,这才说道:“要报答恩情也要有命才行,若是连命都没有了,何谈恩情啊”
于禁迟疑了,李涉说的的确在理,两难之间又听李涉说道:“兄弟可现在我这里,等以后听到鲍将军的消息时,自行离去便可,我绝不挽留。”
“好于禁拜见主公”于禁也很干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