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帅
“这个你不用记在心上,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不然本帅也统领不了这些骄兵悍将不是不过本帅最喜猛将,你立下大功,本帅这里没点表示也说不过去,来人呀。”
早有准备好的两个亲兵捧进来一件物什,赵石眼光一扫,两个人捧着的乃是一件盔甲,盔甲上面用金丝缠绕的密密麻麻,上面还纹刻着许多繁复的花纹,殷红色的盔缨将银光闪闪的头盔衬的威武不凡。
李玄道指了指两个人手中的盔甲,笑着道:“本帅虽然挂着个元帅的头衔儿,但身边却没什么贵重的东西,这件盔甲陪伴本帅多年,还算坚固耐用,今日送予了你,只作是个遮风挡雨的物什,你不要嫌弃本帅小气才好啊。”
“不用闹这个虚礼,也不用谢我。”李玄道摆了摆手,将两个军兵挥退下去,一边止住要起身的赵石。
之后却是皱起了眉头,半晌过后才扶着额头斜瞅着赵石,一双眼睛却好像要看穿人的心肺一般,“这些日子本帅有些烦恼啊。”
赵石沉默不语,眼睛也是敛着,他知道要说到关节之处了,如今的他也不是初到贵境,一些事情想的要深的多,这般和这位魏王殿下单独相处说话,若是传到那位圣上的耳朵里,对自己没什么好处,这是一次拉拢吗还是些别的
李玄道微微一笑,衬着他满脸的伤疤,看上去只有狰狞二字可以形容,“你是圣上的心腹之人,本帅是想问问你,圣上要我出关击敌,圣上的意思是什么时候出关才好呢”
“这是军国大事,末将未听皇上说过。”赵石将他的话琢磨了一下,抬头毫不避让的看了过去,又接着说道:“不过末将以为,大帅心中早有定计
今天刚回来,只有四千字奉上,休息一下,看能不能多码些出来,如今好的小说太少了,阿草今天翻了翻大家介绍的,不少都是阿草看过的,还有些都不尽人意,写的好像还不如阿草自己写的呢。
不过想了想,也明白了过来,有创意的没文笔,有文笔的没创意,再一个就是商业时代,还得与时俱进,合乎大家的口味,想出头真是难啊,到是听说水叶子开了新书,不过翻开一看,刚些了六七章的样子,让人心痒难搔啊,又见大唐盛世,期待中
第一卷乱世可有桃花园第二百八十九章战略二
李玄道唇角掠过一丝苦笑,但赵石冷漠而又犀利的目光刺的他眼睛一缩,心中却又平添出几分欣赏,不禁有些羡慕七弟的好运气,此人勇猛绝伦不说,心机城府也是不错,尤其是在自己面前,多年战阵搏杀养就的凌厉气势并不能使这个少年将军有丝毫动容,这样的风骨气度着实难得。
他心中所想自然比赵石要来的深的多,皇位之争,自己落了一步后手,不管心中如何想法,现在却已有些受制于人,不可能任意行事了,若他那位七弟一狠心,趁他出关作战,断了他的后援,这才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皇家之人,亲情淡薄,不可谓乃杞人忧天之虑的,而眼前的赵石乃皇帝心腹,这次来潼关,可能一道密旨就在对方的怀里,有些事情绕过此人,还不如现在开诚布公的谈上一谈,不过说起来,以他的心性,若是赵石表现的太过软弱无能,此时说不准也就被他抛之脑后了。
虽然有此计较,但还是得解释一下,于是笑了笑道:“如今潼关上下,以本帅与你官阶最高,嘿嘿,军国大事,本帅不与你商议一下,怎么对下面的人开
“既然如此,末将也就放肆了。”赵石沉吟片刻,此战对于他来说,关系重大,既然有了机会,有些话是要出口的。
“喔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如痛快的说出来,你我都是领兵之人,不要学那酸士之行。”李玄谨道。
“大军不宜立即出关。”
李玄谨眼睛亮了亮,“这是为何其他人都道金兵撤军而去,士气低落。粮草支应也应艰难不少,正是追亡逐北的好时机,为何说不宜出关”
“大帅明知故问。”赵石淡淡说了一句。在战略上,他虽然对这个时代军中很多事情还不明了,但在战略上却并不陌生。
“金兵虽然退却,但兵力雄厚,完颜烈号称名将,必然不会一点防备也无,追亡逐北只有在一支军队的主帅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力的时候才会实现,那叫溃败,不是撤兵。想来元帅不会不明白其中地道理,只是明知故问罢了。”
不等李玄道说话。赵石接着说道:“还有没有目的的作战是愚蠢地。说句大不敬的话,皇上远在京师,对军情并不熟悉了解。皇上的心意赵石知道一二,也知道西夏人会有所动作,但大帅以为,大军渡河直取太原,是否恰当”
李玄道哈哈大笑,站起身来在厅中来回走了几步,眼中的欣赏和惊奇之色再也难以掩饰。他说这番话原是想试探一下七弟到底是个什么意思。没想到赵石却说了这么一番话,话中的意思虽然有些笼统。但却说到了他的心底里去。
笑着上下打量了赵石一番,这才说道:“不错,所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正是此理
赵石听了便一皱眉头,他可不是这个意思,当初临行之前,李玄谨跟他说了这次潼关大战的最终目标,在他听来,也许有些道理,在见识过了宏大的冷兵器战争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