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的是,西北战事,中路大军在西北诸路兵马总管,大将军赵石的率领之下,一战而定灵州的战报传了回来,无形中帮了朝廷大臣们的大忙。
有了这个捷报,很多事情便迎刃而解了。
陛下龙颜大悦,赦士子之罪,不过朝廷自有法度,几个带头闹事的士子脱不了干系,被拿问下狱,以示朝廷威严不可侵犯。
当然,这都是对外的说辞而已,谁也不知道,皇帝陛下是不是真的龙颜大悦,反正,朝廷要的也就是这么个理由,以保全朝廷颜面。
至于一应考官,只周清周大人倒了霉,轻忽国事,激起士子哗变,撕碎文榜,冲击贡院,等等罪名一一列数,当即便被论了斩刑,这也是大秦第一位因为科考案而被斩首的主。
但朝廷列数的罪名,却没有半句舞弊之言,其他考官,也都不问,这是极为罕见的事情,主考都掉了脑袋,副主考以及其他考官,却都毫发无损,连申饬之言都没有一句。
所以,朝廷的意思就很明显了,此次科考虽然闹的如此不堪,但结果朝廷却认为是公正的。
这事发生的前后,真的很奇葩,但若知道详情,也便能理解朝廷这么处置,确实比较恰当。。
不可能重考,也不可能重处所有考官和士子,只能给个相对明晰的结果。
但这一次的事情,并非蜀人的胜利,作为征服者的秦人,朝堂之上,蜀人官员开始感受到了来自秦人的敌意和警惕,若说之前这种感觉也有,但并不会如此清晰明确。
经科考案之后,蜀人官员开始感到了极大的压力和排挤,而他们,又多是些下层官吏,十几年过去,他们还无法在大秦朝堂上发出太多自己的声音。
这让之后几年,蜀人官员多数在朝堂上无法立足,而到地方为官,也屡屡受到刁难,步履维艰之际,很多蜀人官吏对此次科考案都是感官大变,要知道,这次科考案之后的一段日子里,很多蜀人官吏还都拍手相庆来着。
由此,此次科考案晋身为官的蜀中文人,之后面对的不是光耀门楣,也非荣华富贵,他们受到了秦人和同为蜀人官吏的一体排挤。
他们中多数人,之后宦途,都止步于府县两级,毫无晋升的希望和机会,只有那么一两个幸运些的,终老于翰林院罢了。
实际上,对于蜀中文人来说,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只是现在没人发现而已。。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家宴
李金花不停的在喝水,这件事的前前后后,京城传的到处都是,而她更能得到许多普通人都无法得到的消息。
但怎么说呢,她到底是个将军,对读书人的事情天生不感兴趣,最关注的地方还是在兵部和枢密院。
而科场案这样的事情,少有兵部枢密院插手的余地。
所以,想要将前前后后都弄明白,发生的原因,以及形成的后果,条条梳理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她只能尽量将自己所知所闻都讲出来,所以说的口干舌燥,没有半点趣味可言。
一直说到最后的处置结果,才停了下来,见赵石沉默不语,也不打扰,心里却有着惴惴,夫君方自归来,就拿这样无聊的事情烦他,会不会让夫君不喜
良久,赵石才拿起酒杯,笑着跟石头娘碰了一下,“娘,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跟咱们关系不大,您也别跟着操心了,喝了这杯,找地方眯一眯,别高兴过了头,身子受不了。”
石头娘早听的心惊胆战,儿子这么一说,立即连连点头,喝了儿子敬的酒,随即起身,几个妻妾面面相觑,于是,范柔儿扶着老太太,领着惜红,便离开了屋子。
一场家宴,到了这个时候,算是结束了。
赵石叹了口气,坐下来,拍了拍李金花的手,安抚着她的不安。
过了片刻,才缓缓道:“南先生荐的那两位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一句话,其实就已经显示出他现在的思维和眼光。已经足够的成熟了。看似不相干。其实却问到了对于自身来说最关键的所在。
李金花和种七娘都愣了愣,接着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李金花接着便道:“两位先生才干都有,嗯,耐不住寂寞,和士子们交往太多,旁的事问问他们也就罢了,但这一次。夫君若是问计于他们,怕是结果不如人意。”
赵石一听就明白了,这两位恐怕靠不住,再一想想,也不由摇了摇头,他府中之前受重用的几位幕僚,陈常寿来自河内,是与他有半师之谊的陈夫子的孙子。
南十八不是秦人,来自后周,孙文通干脆就是蜀人。李博文到是秦人,但这个家伙从来不是典型的读书人。在其最落魄之时,入了大将军府。
所以说,这几个人都能在关键时候,站在他的身边,很公正的看待一些事情,并全心为他打算。
但后来的这两位,恐怕便不成了,不管是慕兴国公府的权势,想以此为晋身之阶,还是为南十八言辞所动,愿意为他出谋划策,都脱不了秦人士子的范畴。
旁的事情也就罢了,一旦涉及科场这样的事故,两人怕是要鼓动一下大将军,为秦川士子张目,一旦成了,两人定会觉得份量重了,会不会在之后将大将军赵石当成自己的刀枪,攻伐异己,并趁此结交权贵
但大将军赵石可能成为别人的刀枪吗
有这样的人在身边,是不是要时刻提防
赵石微微蹙眉,好的幕僚不好找就在这里,亲近的幕僚,可以视之为心腹,心腹之人说的话,能够让人放心听取,但心腹一旦有了私心,会为主家带来什么,就很难预料了。
两个幕僚不能谨言慎行已经让赵石有些不满,入了兴国公府,结交士子文人,也没什么,但要经过他的允许,毕竟兴国公府已经不是当年可比了,而大事上,竟然还要让自己的妻妾操心,不能问计于他们,那养来还有什么用
想到这里,赵石摆了摆手,淡淡道:“回头辞了他们,过后送份厚礼给香侯府那边,问问陆府主,看她有没有信得过的人,再有,大长公主府那边,也让她们荐两个人过来,我还就不信,疆土越来越大,反而人才越来越少了”
李金花扬了扬眉头,种七娘则一下就乐了,自家夫君说的两个地方,却都是些女人在做主,让她们来荐人,还真是难道夫君想用两个女幕僚不成
“国武监那里人才不少,。”
赵石笑着摇了摇头,“都是些年轻人,经了军中历练,才能算得上人才,再说,他们也不是做幕僚的材料,做个参军,他们都不够格。”
说到这里,也觉着刚才选的那两个地方有些别扭了,不由道:“行了,这事缓缓再说,七娘,种府那边你最近回去瞧瞧,给岳父的礼我都准备好了,告诉岳父大人,近几日怕是没有多少闲暇过去拜见,等这阵忙完了,再去拜见他老人家。”
种七娘心里甜滋滋的,她能明白夫君大人的意思,回去之后要探一探朝堂上的动静,于是笑道:“前两日我就回去了一趟,父亲说,你能在年前回京,做的很好,灭国之功不好封赏不假,但在西北多留一日,麻烦便要多上一分。。。。。。”
“朝廷怕是要给夫君晋爵,但封王有些不可能,瞧陛下的意思,应该是想赐下个实在的封地给夫君,父亲大人还说,若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