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2 / 2)

陆云轻吟。

颍川书院。

颍川的书院。

颍川世家大族的书院。

颍川有四大家族:陈、钟、荀、韩。以陈寔、钟皓、荀淑、韩韶为代表,被称为颖川四长,而这四大家族的后人大概分别可以对应为:韩馥、陈群、荀彧、钟繇。

每一个,都是历史上有名之人。

四大家族合力建立了颍川书院,培养自家子弟,又招收特别优异的寒门士子。

比如郭嘉。

是真正的大汉人才培养中心

陆云并没有进入颍川书院之中,而是将念力笼罩而去。

这座书院似乎并不简单。

进去容易,出来却有些困难。

他便以念力为目。

他便看到了颍川书院里诸学生。

在近乎中平元年的年代里,颍川的智谋们,还不是什么智谋,他们现在只是些十三四岁左右的少年。

大汉以董仲舒的儒家为国学,这里的老师教的自然也是夫子的之乎者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这里的少年,因此多有教养。

不过今日,似乎有意外,夫子并不在。

便有一些吵闹事发生。

挑起头的,是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精灵少年。

他叫郭嘉。

他的年龄在所有人当中属于最小,却也是最不乖的一个。

他把墨汁倒进前排荀家子弟荀谌的脖子里,把青蛙扔到钟家钟繇的砚台上,或者用弹弓朝着荀衍的后脑勺上来几下。

往日的时候,会有老师咳嗽几声,然后郭嘉吐吐舌头把头缩下去,接着一课平静。

颍川的小孩守礼,通常发生这种被人欺负事件,在夫子眼前,依旧会面不改色的继续看下一页。

久而久之,郭嘉就觉得很没劲,他开始把目光放到更远的最前排的几个学生那儿去

可惜越是前排的,教养越好。

到了荀攸那排,就算是有人放火烧书院,都能做到面不改色。

所以,郭嘉开始有度日如年的感觉。

但今日,事情又有了转机。

不经意一瞥间,他发现了书院门口的一个道人。

道人只是站着,却不进来。

而且,看他们看了很长时间。

这似乎是一件有趣的事。

郭嘉便离了教室,往书院门口走去。

“奉孝,你要去哪儿”

便在郭嘉快要走出书院之时,耳边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荀公达,又是你”郭嘉翻了个白眼。

这个面瘫男,神出鬼没,又逮着他了

“地上有蟑螂”郭嘉突然看向了地面。

荀公达纹丝不动。

“夫子你怎么来了”郭嘉指向荀公达身后的陆云。

荀公达纹丝不动。

“喂你不用这么认真吧”郭嘉跳了起来。

“我奉老师之命,监管众人学业,奉孝,你还是跟我走吧”

“嘻嘻。”

郭嘉背后传来笑声,一个小孩从房舍之中走出来,到了郭嘉的面前。

“没用的,攸侄不会被你这些给唬到的。你还是乖乖回去上课吧。”

明明小孩比名为荀公达的男子小许多,不过这个小孩叫荀公达为子侄。

这小孩,自然是荀家荀彧了。

“我只是想看看他,都不允许啊”郭嘉再次看向了陆云。

听闻郭嘉话语,荀公达终于正视陆云。

“不知阁下是什么人”荀公达微微一礼,儒家的规矩无可挑剔。

“荀攸荀公达,郭嘉郭奉孝,荀彧荀文若”陆云心中轻吟,感叹自己的运气。

后来曹操的手下谋臣,他今日居然见着了三个。

说不得可以得一个。

荀攸与荀彧都是世家大族荀家的人,不好收服。

当然若是以武力来收服,另说他论。

倒是郭嘉,依着性格,似乎可以为他所用。

三者得其一,也是好的。

陆云便要开口。

“道友从哪里来,又要从哪里去”

却在此时,一个老者突兀出现在陆云面前。

“先生”

郭嘉,荀攸,荀彧同时行礼。

“水镜先生”

陆云面露奇光。

第一百一十一章 水镜先生

陆云面前出现了一个老者。

高冠博带,面色儒雅。

他便知道他遇到了书院的高人。

应当是水镜先生。

也只能是水镜先生。

郭嘉郭奉孝,荀攸荀公达,与荀彧荀文若皆称他为先生。

一般的先生,是得不到郭嘉这样的尊重的。

也只有水镜先生,才能折服如郭嘉这样淘气的少年。

陆云不仅见到了水镜先生,还被他问了两问。

道友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我从何处来,要到哪里去

这似乎是一个哲理问题。

不过陆云只是想了片刻,就淡然笑道:“我自南方来,要到北方去”

“有客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道友请进”

老者听闻陆云话语,想了想,抬手请陆云入书院。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个地方,挺好”

陆云站立在书院大门前一丈之处,笑道。

这个书院,有大玄机。

郭嘉进得。

荀彧进得。

荀攸也进得。

陆云却进不得。

因为,整座书院其实是一道阵。

一座大阵。

应当是水镜先生自己设计的杀阵。

水镜先生的杀阵,历史上并未有什么记载,不过他教出了诸葛亮,一道八阵图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由此可想水镜先生自己的厉害。

而事实上,水镜先生不仅教出了诸葛亮,还有庞统,徐庶诸人,他的学问,他的阵法,决然不可小瞧。

陆云眼前的书院,便看似书院,实则是一个个小阵法组成的大阵。

大阵包小阵,隅落钩连,曲折相对,总共八大阵,六十四小阵,与周易别卦六十四卦相合。

又有奇正之法,奇亦为正之正,正亦为奇之奇,彼此相穷,循环无穷。

冒然进入,只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也没有必要。

他在门外,郭嘉总会出来的。

荀彧也会出来的。

他们又不住在书院

“儒家的话,你道家莫非也信”

老者见着陆云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不入书院,觉得有些好笑,不由问道。

“我是道人,但我更信真理。”

陆云悠悠道了一声。

什么是真理: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在没有以天眼洞察清楚书院种种大阵前,他不会进入。

“”

老者噎了一下。

能将因阵法而不进入书院说的这么清新脱俗的,这道人真是头一个。

却在此时,他听到身旁郭奉孝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