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2 / 2)

第二件事情关于他的卫队三十六丄人,也暂时留在这里。但是要给他们每个人配备一只猛兽作为坐骑,供陆路骑乘;同时还要装备一只猛禽,以便空中飞行。

同时,还要从水师和陆军中各选出一百名武功高强的士兵,也都配备猛禽,作为天国第一只空军成员。具体人选麦轲说他自己会和彼得和张远交待。

所有这些事情,伊书文都一一记录在案,留待以后一一落实。

随后麦轲把加文接了进来,在去禁烟所得路上把相关情况和需要交接清楚,然后就让他和傅长龙去具体落实了。随他来的有一百名同工,都是在这一段时间内,他在给那些决志信主的人进行受洗前教导时,受圣灵呼召,脱颖而出的。至少暂时人手是够用了。

接着麦轲去见那四位科学家,这些人还在等米下锅呢。他们这些天已经把设备熟悉一遍,全都符合他们事前的要求,只要原来齐全就可以开工。

完全按部就班现在作不到,麦轲就利用“灵犀一动”把他们需要的一些精华原料找来,先让他们小规模形成生产能力,为将来大规模生产打下基础。同时,继续研究新的产品,新的项目。

在去见彼得之前,麦轲把洪秀全和曾玉珍找到一起,告诉他们他马上要离开,农业、工业、采矿等就由他们二位负责,该生产的就生产,不能生产的就做好准备。同时吩咐在原来烧炭人居住的地方,分别建造冶炼基地和军事要塞。

最后,麦轲走到了彼得住处。别的没有上楼而是让彼得下来。然后二人一起来到湖泊对面的宽阔场地。那里恰好有一个山湾,三面是丘陵,一面对着场地。丘陵都被树林覆盖。

麦轲停下,说:“就在这里吧。”

说完就在彼得不解的目光注视下,站立不动,双目微闭,双手指向山湾。

大约有十分钟的时间,麦轲双手正对着的山湾悄然出现一个洞穴,大概有两米高,四米宽,顶部呈弧旋形。

麦轲这时把手放下,自言自语道:“还好,整整八十公里。”

彼得不懂麦轲说的什么,更不在到他在干什么,故而疑惑地问:“你在干什么呀,挖防空洞吗”

麦轲这才告诉彼得,他刚才使用“灵犀一动”,做了一项超远距离应用试验。做完了以后,知道这个距离是八十公里。

“那你成功了。结果就是一条地下通道,比你上次来的那条暗河还长,一共八十公里,从这里指直到今天村,你还记得吗就是我们到了这里以后第一个遇到的那个村庄。”

“你这不仅仅是试验,而是有目的的吧”彼得对麦轲还不清楚单纯作作试验,他哪里肯费这么大工夫

“当然我是建立一个秘密通道,把大哥张远训练的那些兵都转移到这里。达真正实现秘密训练,隐蔽出击的战略意图。”

彼得一听这个也来了劲头,这以后就可以和张远队对手了虽然我在动手上和他不分胜负,在练兵上就不信你能强过我

这二人都是行动派,马上就进了洞,打算直接走上一遭,直奔金田村而去,给张远一个惊喜。

二人进洞一看,只见一个光滑敞亮的地洞笔直地向前延伸而去,洞壁的顶部和两边全都平整如镜,看上去密实紧凑。

麦轲知道这是灵犀一动调动必要的元素积压的结果,其强度和密度超出任何天然的洞穴结果,绝对不会有漏水和塌方的情况出现。

一开始二人还腿着,因为要边走边检查质量。大约走出二十米,发现质量非常稳定,没必要再逐段检查,因为系统工作都是很稳定的,何况这是“灵犀一动”

然后二人就开动了服装上的飞行功能,闪电一样飞过了隧洞。找到彼得以后,就把彼得拉进隧洞里,让他一起飞了回去。

飞行速度太快,几个人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出了隧洞。麦轲这才对他说:“知道怎么回事了吧”

张远抓了一把头皮,四面略略一张望:“练兵场”

麦轲和彼得也作声,只是笑着看张远。后者又观看了一遭,尤其是看到彼得的那些战船,一牌大腿,高声说:“这绝对是绝佳的练兵场你们是如何找到这里的”

麦轲以前只是让他通知别人过来,从来没有细说这里的情况。这时,才提纲挈领地给张远介绍了一遍;同时告诉把所有正在训练的步兵和骑兵都转移到这里来,包括哈俐的洋枪队。

彼得这时才走向前去,“砰”的一声对了一拳,说:“以后咱哥俩在练兵场上见个高低”

张远当然知道这个洋兄弟好胜心极强,不过自己也不会认输吧当下爽快答应:“大哥我自当舍命陪君子”

第127章 冤家如此再聚

麦轲给张远和彼得接上头,也不管张远听了他的奇遇以后有多少问题要问,马上就离开了。这哥儿俩对付这样的事情稳妥的很。

走出一段才想起挑选空军的事情,就用“灵犀一动”告诉他们各挑选百名最好的士兵,配备猛禽,然后演练空中战斗的本事。具体如何做,也交给二人自己去想办法。

他现在已经在赶往金田村的路上。金田村就是韦昌辉的父亲韦源介现在居住的地方。历史上的韦源介在没有参加太平天国起义之前,是一个铁公鸡式的人物,连给儿子娶媳妇都要趁火打劫,杀价杀到低于底线的地步。这也给韦昌辉和傅善祥的婚姻破裂买埋了导火索。

可想而知他平常是多么的一毛不拔。据说他有一个经济原则――只进钱,不出钱。也就是说所有的收入都留起来,不许开支;攒够数,就去买地。这样,韦源介很快就成了金田村附近一个拥有最多土地的地主。

不过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韦源介有相当高水平的经济头脑,而且很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攒钱买地,这是长期投资,不说是最好的投资项目,起码也是最好的之一了。而且对他来说,可供选者的投资项目本来就不多,这购买土地可能就是唯一具有可行性的投资了。

至于后来这个有铁公鸡声誉的老人,毅然在起义之初就把全部家产都支持起义,说明了他的果断,敢于冒险,不惜孤注一掷。其实后世所有成功的富翁,都具有这个品质。

嗯,沿着这个线索走,这也许能打开这个老人紧闭的大门吧。

昨天,麦轲接到韦昌辉的信息。这位原名是韦常麾的弟兄,汇报了他目前执行任务的进展。在成功穿越韦昌辉以后,他奉命回家,意图说服父亲捐财产支援起义。他也知道麦轲目前不是真的需要这点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