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19(1 / 2)

帮弟子负责把满袋的粮食搬来,前面的粮食搬净就换上新袋。还不时地和熟悉的老鼠打招呼。

这些老鼠作这样的事情也体现了它们的训练有素,队伍好似流水一样飞快地运动,领完粮食的老鼠好似水银泻地,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不过大家都心里清楚,一旦有事,通过玄枭的召唤,它们肯定会一招即来的。

对参战的蛇类朋友奖赏又有不同。虽然,这些已经成为同盟军的蛇类,也按照圣山蛇的要求改了口味,从吃肉转变为吃素了,但是考虑到这些蛇的长久习性,给它们三个月的缓冲期。在缓冲期内,可以荤素搭配。虽然可以吃荤的,但是不准许再杀生命。

正好军粮中有熏肉、腊肠等肉食制品,正好给这些蛇朋友过渡时间解馋用。于是,就搬了过来,作为奖赏,任由这些参战的蛇类取用。采取的分配原则和老鼠分粮一样,自己选取,能运多少就取多少。

当然,也预备了个样的粮食供它们选用,万一它们愿意吃素或者部分吃素呢结果,除了一两条年龄较大的蛇选了一部分大饼以外,所有的蛇都满负荷地选择了肉食制品

这边分肉分粮真忙;那边却为缺粮断了愁肠。

三位大员回到城里一直在商讨对策,现在他们深刻地理解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了没有粮食真的是什么也干不成啊。粮食不是问题的时候,从来没有给予这么多重视。

最好,还是老军门向荣打破僵局,大声说:“到这个时候了还能前怕狼后怕虎吗只有就地征粮一条路了”

劳崇光坚决反对,说这是竭泽而渔,清剿本来是为了安民,现在扰民了不说,还要害民,他这个朝廷钦派的父母官于心不忍,坚决反对

李鸿章沉吟了半晌,一反常态地支持了向荣:“我倒是认识向大人说的有理。我们现在是骑虎难下。如果半途而废,前面的努力和开销全部付诸流水了。没有任何结果的开支性质上就是扰民,甚至是害民了。劳大人,还需要再思此中的利害。”

劳巡抚还是心里过不去,但是李协办既然都这么说了,他自己内心何尝不是一样认为可是父母官这个良心让他沉重无比。

最后他也只好同意,不过又提出叫这位羊朔县令来,这位刚受到提升嘉奖的机变人,出处主意,也许他有高招。

一会儿功夫,知县喘吁吁地赶来,进门就说:“学生来迟,恕罪有什么需要恭之去做的,尽管吩咐”

“县尊大人请坐。想必你也知道军仓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现在急需军粮,还请帮忙”

“需要多少”

“起码四万担”

知县听了,立刻沉默,脸色渐渐发白,接着摘下自己的官帽,放在桌子上:“请恕恭之无能”

第190章 好官为民请命

劳崇光大惊道:“恭之,你这是何意”

知县王勋乃是王羲之后人,平常以高风亮节自诩,从来没有做过伤害属下居民的事情,现在也知道军情紧急,但是又不愿违背了自己当官的原则,就想弃官而去,远离这种麻烦。

同时,他也清楚,即使他愿意帮助这些人收集粮食,也不可能收集到四万石之巨整个羊朔县才不过二万户人口,平均每户能收一石就不错了。

看向军门愤怒地瞪着他,李鸿章也疑惑地看着他,他只好解释了一下,目前每户人家的存粮平均不会超过一石。这些粮食如果收上来,他们自己就会饿死。

“他们每户一年至少要吃掉二三十石吧”李鸿章疑惑未解,不禁问道。“怎么还不能先匀出几石来,我们要付给他们粮价的,是吧”

“李大人,你说的是不错,可是我们这里绝大多数居民不是农户,而是商人、作坊工人、船户,大家不会把粮食在年初先准备好,够一年吃的;而是随时到粮食商行购买,所以每户不会多于一个月的余粮。

“而那些粮行呢,也是一样,他们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囤积太多,而是随时进货、随时出售的。

“不但民户手里没有多少粮食,就是粮行也是一样。四万石是绝对无法征集足数的。我做不到,愧对这个职位,只好辞职。”

这几个人面面相觑,相信王知县说的句句是实,看来四万是无法实现的。

“那么,依你看,最大限度能收多少先不要考虑你的属民吃饭问题,那是随后再解决的事情,现在军粮是最要紧的。”劳崇光问道。

王知县沉吟了半晌,最后勉强地说:“二万石顶天了,总得给他们留一口饭活命吧。”

劳崇光一咬牙:“三万石一粒不能少。吃饭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即使让他们饿几天,也要把军粮凑够。”

王知县一脸绝望,张了张嘴还要再说,劳崇光一挥手:“就这样定了,赶紧去办理吧。”

王知县别无他法,只好告辞:“谢谢抚台大人卑职尽力去做”说罢转身离开。

刚走出几步,又被劳巡抚叫住:“把你乌纱帽带走。记住: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必须办到;否则就不是把帽子送回来那样简单了,连脑袋一起送来。”

这回王知县连辨别的想法都没有了,只是躬身一礼:“知道了。”转身出去了。

向荣向劳崇光一伸大拇指,赞道:“还是老哥利害,这地方官不给他点厉害的瞧瞧,是决不会好好支援我们的”

劳崇光这时又恢复了愁眉苦脸的神情,叹了一口气说:“我认为王知县说的确实是实情。收集三万石也会遇到很大困难。向军门,我建议你派出足够的兵力跟着王知县,收上来的军粮马上保护起来。再也不能发生什么闪失了。”

向军门一听有理,马上就去安排。

“李协办,我也告一会假,我要安排我的副官马上回去一趟,从别处往这里调粮,不能真的发生饿死人事件。”

李鸿章点头赞同,这老官场果然都想得周到,值得学习。

劳崇光刚走,鹰潜悄悄来到了李鸿章跟前,向他低声报告:“光州的隐鹰馆回信,他们已经联系上了彭玉麟,正在为他做隐蔽出航的准备。”

李鸿章点点头,说:“我还没有收到玉麟的回音,一般来说,他是要等到有了出发的准确日期以后才回信的。”接着又问道:“北经总部有什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