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通道的首航式
只见成万上亿吨海水排空而起,高达百丈,由东往西,犹如巨龙腾空、恰似万马奔腾咳实际比这些形容词不知道要壮观多少万倍
麦轲无法描述,拿破仑就更没有词了,只能用见所未见、前所未有、无法想象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就这样呼啸而来的舰队,说停就停了,下一刻都停留在二人面前,就是那个临时终点所在地。
拿破仑这是来到跨洋通道上,看看这家伙是如何工作的,竟然把上千艘军舰同时运来,重量巨大无比不说,时速还达到了三千公里
在表面上,拿破仑只看到一条粗大的圆柱,他知道这是电力来源,这些电源都是配套而来,沿途的海水就是取之不尽的电力来源。
军舰下面是一个巨大的托盘,所有军舰都停在托盘上,如果拖车托运汽车一样。
而这个托盘之下就是滚轴装置,电力催动滚轴行进,这是跨洋通道的动力。
这种滚动前进的方式并不太过神奇,陆地上也有运用这个原理的交通工具;令人惊诧的是这种恐怖的速度
同时不可思议的是,还有如此高速还能保证安全以及各种设备不受损坏。
麦轲通过灵犀一动,解决了两个关键要素。
第一个要素就是动力非常强大,否则无法推动如此巨大的重量。
全部舰只一千艘,每艘自重一万吨,舰载人员、武器、弹药、设备等等一万吨,每艘总共二万吨,共计二千万吨。
第二要素,就是快速的移动,巨大的重量都会造成高温,必须有有效的降温手段,而海里最不缺少的就是海水,所以把这个动力传送装置放在水底,就形成了自然降温。
当然轴承、轻轨等等都要求很高,不过这就不用麦轲担心了,灵犀一动可以自己解决。
这时候,麦轲已经和大卫、文复谈妥;文复将走苏伊士运河一线,为了打通运河,麦轲给他配备了三百条约拿鱼,小约拿亲自带队
大卫则走好望角一线,然后负责攻占西南非、西非的沿海城市,东非则留给高人和拿破仑。
二人明确了分工,灵犀一动立即启动,分出两股道,一奔西南,一奔西北,风驰电掣而去。
接着两支舰队,也自然分开,快马加鞭地跟着自己那一路去了。
拿破仑一生狼嚎,率领自己的舰队扑向了散落在印度各给出的岛屿,麦轲也助他一臂之力,凡是比较远的海岛,都用灵犀一动送了过去。
时间不长,拿破仑就占领了几十个群岛,把天国的旗帜插了上去
rs
第752章 忆旧情结良缘
麦轲刚忙完这里印度洋的事情,就听到彼得的呼叫,说他那里的恒河女神信徒又出了新花样,让他赶快过去。
麦轲和拿破仑打了个招呼,让他占领了岛屿后告诉他一声,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赶紧找他。
然后,他就登上了回程之路,跟他一起走的还有觉远和默特。
觉远今天一天看到的惊奇,比他一生看到的还多,外表虽然还是波澜不惊的样子,内心已经成为一个坚定的基督徒。
关键是他看到的东西是如此的特殊他不认为这些事情靠人自己能做到,既然这些力量都在麦轲手中掌管,而麦轲又坚定不移地告诉他这些力量都来自神,而这个神是什么样的神,麦轲已经告诉了他,他就义无反顾地信了
他告诉了麦轲他的决定,表示以前的一切努力,都归无用,从今天,不从现在起,就坚定不移地作主耶稣的门徒
麦轲非常欣慰,立即带领他做了一个决志祷告。
同去的默特,本来是计划在收服马尔代夫群岛的一丝兰信徒时帮忙,由于马家全家的配合,实际上他并没有使上劲,但是他却见证了麦轲的大手笔,心灵也和觉远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前,他虽然听了福音,但是并没有拿定主意,决志信主;经过这番亲眼所见的经历,他才彻底改变原来的态度,接受了福音。
他也要回到达卡。所以与麦轲同行,看到老和尚决志,他也要照此办理。
老和尚作得,我便作得
于是,紧跟着老和尚,默特也作了决志祷告。
既然老和尚成了主内弟兄,麦轲就和他了解他们的历史;知道麦轲时间紧张,老和尚弟兄就给他讲了个大概。
原来这里有一个惊天的秘密。
唐僧取经的时候,确实有三个徒弟相从,一个是姓孙、一个姓朱、一个姓沙。
不过到达了天竺以后。得到了相关的经卷。四个人区发生了分歧,唐僧得到就是现在在华汉流传的经书,而三个徒弟选择的却是南传佛教的经文。
而这四个人,也不是实质上的师徒。说是师兄弟更符合实际。
但是唐僧的御弟却是真金白银。所以尊贵无比。因此,三个人就当了徒弟,保护唐僧取经。
而那个时候。这样的经书,虽然不是满大街都是,但是花一点银子或者其他贵重东西,还是比较用以得到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他们得到的经书不是活的,而是自己挑选的。
既然是挑选的,就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结果。
二这三个徒弟,说是徒弟,对佛教的理解,不说比唐僧高,起码也不必唐僧低。
而唐僧代表皇帝,他选择的东西必然得到官方的支持,所有四个人都心知肚明,于是就好说好散了。
这样,唐僧打道回府,归向长安;孙、朱、沙三人另辟蹊径,出海向南,最后定居在斯里兰卡。
向东南亚外传,都是以后的事情了;但是无论怎样发展,斯里兰卡都是南传佛教的大本营。
麦轲还真是初次听见这个历史,原来西游记的故事真是编造出来的。
又一想,去了四人,回来一个,也得有个说法吧于是这西游记就把三个徒弟弄成神话人物了。
麦轲:“这段历史太有意思了那么现状又如何呢”
于是,老和尚又掉转话头,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