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92(2 / 2)

手刚伸出去,一声气急败坏的声音传来

“贼子敢尔你若动先祖遗物一个指头,我就和你拚个鱼死网破,不惜玉石俱焚”

从敞开的大门,可以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在几位武将的簇拥之下,急慌慌跑了过来。

原来是张氏现代家主张天赐来了

跟在他的后面,是他的儿子、张氏家兵、还有众多的团练士兵。

终于不再藏身,出来见人了。

虽然心里有一些期盼,麦轲没有想到真的把张氏家主引了过来,只要出来见面,就好办多了

麦轲虽然不发憷钻山洞,但是一直当老鼠总觉得别扭。

知道这些东西确实是张家的宝贝,麦轲没有继续抓东西,而是停在兵书上方三寸处,盯着已经走近的张天赐说:“你是谁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这里的东西和你有什么关系”

又急又气的张天赐,恨不得上去掐死麦轲

我是这里的主人好不好怎么你反倒反客为主问起我来了

不过生气是生气,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好回答麦轲的问题,还得中规中矩。

他说他是张天赐,使先祖张氏讳良的五十六代长孙,是现任张氏家族的族长,这里东西都是先祖的遗物,或者是先祖的直系后代的遗作,对别人没有多大价值,对张家人来说却不可替代。

又说,他负有保护这些遗物的责任,如有舛错,他也无颜见先祖之面,罪大恶极,万死难赎

因此,他提议,双方停止对敌,只要保持祖宗遗物完好,他只要能做到的,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麦轲听到这里,已经相信这家伙就是张良后代,也知道他可以代表张家签署城下之盟;但是,他还要继续靠问他一下。

一是进一步确认他的身份;二是,麦轲自己想知道还能没有更多密辛这些家传的东西,比那些坊间流行的版本真实多了

“你既然说是张良先贤的后人,那你给我讲讲你先祖的生平,可不要胡编乱造啊”

于是,张天赐纵有张良之才,也不敢造次,只好娓娓道出先祖的生平。

根据他的说法,先祖张良生于囤留县一富贵人家,年少时,聪颖过人,四岁开始读书识字,六岁入私塾读书。

除了读书,闲暇之余也练拳脚、舞枪棒,尤其是一套剑法练得最为娴熟。

先祖张良八岁那年夏天,同孩子们在村南二里外的河滩上习武,河上有一石桥,唤鸣桥,有位白发老人经常坐在那里倚栏观看他们操练。

一天中午,二三十个孩子正汗流浃背地玩列阵打仗的游戏,张良站在土墩上,俨然一个主帅的模样,他忽而指东,忽而指西,孩子们在他的指挥下,玩得非常开心。

忽见桥上那老人蹒跚地走过来,在张良的肩上重重拍了三下,把个张良拍得险些栽倒,老头儿却倒背双手,旁若无人似的,又向桥头走去。

孩子们对这怪老头平白无故地打自己的首领很恼火,个个握紧拳头,要对老头的无礼行为还击回去。

而先祖张良却觉得这三掌很有名堂,急忙制止了孩子们的鲁莽。

当夜,张良想着老人的哑语,白发老人无缘无故地拍自己三掌,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反复惴忖着,蓦然眼前一亮,他明白了。原来,白发老人拍自己三掌,后径直向鸡鸣桥走去,这不是三更鸡叫,让自己到桥上去的意思吗

于是三更时分,张良悄悄起床奔到桥上,不一会,只见老人手柱拐杖也来到桥上,和蔼地说:“果然是个聪明颖悟的孩子”

先祖张良倒身下拜口称:“老丈,有何见教,孺子洗耳恭听”

老人亲切地对张良说:“我在桥上观你和其他孩童玩耍日久矣,见你年纪虽小,但气宇非凡,将来定堪大用,将送你一个礼物。”

说着从衣袋里掏出一本书,先祖张良双手接过。

老人郑重地说:“这书你要勤读,日后可帮你救黎民,立殊功”

先祖张良感激地问道:“请问老丈高姓大名,仙乡何处”

老人长叹一声说道:“你叫我白发老人好了,待功成名就,切莫贪恋富贵荣华如要寻找我,可到白云处。”

先祖张良不敢再问,遂辞别老人归家。

先祖发现,原来老人所赠之书是一部秘本太公兵法。

此书如虎添翼,使先祖灭秦兴汉建立了丰功伟业,成为“汉初三杰”之首。

“其中,一个比较大的事件,就是这个十面埋伏。”张天赐指着右面的图画说。“实际上韩信是先祖兵法方面的首徒,十面埋伏,实际上是他们两个人共同努力的成果,先祖在计划上多贡献一些,但是实施上就要依靠韩信了。”

麦轲听到这里,觉得这个果然是张良的后裔无疑了,不想再刁难他,就转入正题。

“来我们谈谈条件吧”

第836章 手中各有筹码

麦轲和张天赐一开始谈判,才知道事情比想象的复杂得多。

从张家一方来说,最起码的要求是保持张氏祠堂完整归还;所有的先祖遗物不能遗失,不能损毁。

连带一个问题,就是张氏祠堂最好不要迁动。

可是天军已经基本占领了大庸,吃到嘴里的东西焉能再吐出去

而天军占有大庸,张家就剩下两种选择,或者投降天军,这样就不用搬家;或者不投降,人走,祠堂留下。

天军可以允许张家留下一些人管理祠堂,但是必须在天军的严密监督之下。

这个没有太大问题,可是他们一年一度的祭祖怎么办

按照家族传统,这个时候,所有张氏十八岁以上的男丁、参与家族事业管理的女性家庭成员,都要聚集在一起参与。

另外,有重大事情发生,也要到祠堂告知先辈。

因此,张天锡以坚持不投降的底线为基础,提出给他们一个特权。

这个特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张氏祠堂以及周围五百米范围,都依然归属张家;另一方面,张氏成员可以自由出入张氏祠堂,天军不得干涉。

天军一方,除了必须占有大庸城以外,更重要的要求就是归回被民团俘虏的天军,一个都不能少

对天军归还俘虏这个要求,张天赐很痛快地答应了。

作为对等,麦轲也同意了将张氏祠堂以及其中所有的张氏先祖遗物,一并交给张家。

其实,这中间最宝贵的就是六韬兵书。

前六卷外书,就是坊间流传的那些,无价之宝是后六卷内书,不管是文物价值,还是军事价值。

不过,麦轲对其文物价值根本没有注意,重视的只有军事价值。

而这后六卷书的内容,麦轲已经抄录了下来。

这当然是灵犀一动的功劳

张天赐一到,麦轲就预料到这些张氏先祖遗物,多半要完璧归赵。

他就先行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