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33(2 / 2)

原因就是一旦使用,就会造成重大伤亡。

天军的目标是救人,不是杀人,所以禁止首先使用这种具有绝大杀伤力的火器。

今天,也是守军率先使用火炮的;所以,根据军规,天军就可以对他们进行火炮反制。

郑三轰组为营长,有一管全营唯一的望远镜,他已经确定了那些城防炮的位置。

一共有二十门,都在中城的正面城垛上。

这个时候从冲门中又涌出一万天军,这已经是程吞金最后力量,现在全军都已经进来,准备和守军决一死战。

这时候的城防炮还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放射,不过已经不能给进城的天军造成什么麻烦了。

这时候,郑三轰已经安排好了射击。

为了保证一次性成功,他命令每三门炮负责一门城防炮,大家分工明确,包干负责,六十门火炮一齐开火,必须第一炮就把敌人的二十门城防炮全部敲掉。

其实打击都知道,这个有点过度重视了。

其实按他们平时训练的水平,按他们以往作战的经验,用一发炮弹,就把敌人的一架城防炮干掉了。

用两发炮弹,那就确定无疑了。

现在竟然用三发,肯定是过量使用弹药。

其实,郑三轰也很清楚,但是他就这么安排了。

否则,还得再三中选二,好不容易出来一堂,跑都没打着,岂不心有怨言

况且,平常的练习也没有少实弹射击,这多出来的一炮。就当是练兵了

这时,各炮都已经做好了开炮的准备,郑三轰果断一挥手:“开炮”

“嗵嗵嗵”六十炮连成一响。六十发炮如同一群蜜蜂搬家,直接本着中城飞去

轰隆隆隆

一声连续的爆炸。目标全部飞上了半天

这样,敌人的炮火都消停了下来,天军的进攻也不会再受干扰了。

郑三轰的炮兵营完成了任务,并没有立刻撤走,而是继续留了下来,虽知道这一处炮火被清楚以后,别处还会不会再冒出了。

他们在这里起到一个有备无患和威慑作用。

这时候,李鹤章依然站在城楼上。

为了不让打炮时的噪音影响自己的指挥和思考。那些跑都被安置在比较远的角落了,因此,它们虽然被敌人的炮火回调,所有的操纵火炮的淮勇也都一起殉职,但是,并没有波及指挥功能。

因此李鹤章与二哥李鸿章、六弟李昭庆都完好无损。

他们看到这一次天军来的更多,足有一万七八的样子,而自己这一方呢,和上次相比,没有地炮。也没有了天雷,只有靠淮勇和他们拼命了。

李鹤章现在心情无比沉重,直到现在才到了战斗的关键时刻。

没有了天雷地炮。淮勇等多也就是和天军势均力敌。

但是有一点,李鹤章并没有提起,即使刚才的炮击,虽然没有对中间的城墙造成伤害,却把北边一段城墙给轰塌了

虽然坍塌的长度只有十丈左右,如果被敌人乘虚而入,那麻烦就大了

他已经暗中让人去修茸,希望能在天军发现之前,就能修理好。把这个漏洞堵塞住。

同时,这个修茸队。也是淮勇的作战部队,他告诉他们只要天军到了他们那里。他们就负担起抗击的任务。

李鹤章如意三盘打得啪啪响,可是他知道了,天军能不知道吗

所有的炮击效果,郑三轰都观察了解得一清二楚,否则他怎么就停止炮击了呢。

那条十丈左右的坍塌豁口,他更是看得清清楚楚,而且立刻就报告了程吞金。

既然有着现成的机会可以乘,程吞金没有道理不利用

于是,他在安排正面的一万三千人突破以外,派遣了五千多人去进攻那个豁口,期望偏师实现最早突破。

这时候,李鹤章已经完成了他的部署。

他用了大约两万人坚守正面防御,三千人去修茸和防守豁口,另外有七千人,交给李昭庆去完成特殊任务。

紧接着,大战全面展开

这个中城的城墙只有一丈多高,可是这在供方势均力敌的时候,对攻击方就成了一道天堑

天军的士兵蜂拥而上,仰攻防守的淮勇;守军严阵以待,天军一上来,就刀枪并举,迎头痛击

顿时双方的呐喊声,刀枪的撞击声,受伤之人的惨叫声,临时之人绝望的最后一声凄厉六声,交织在在一起。

整个战场成了一团粥,嘈杂的声响再也分不清人们都在说什么。

大家都拼死搏杀,也不知道下一刻命运如何。

只有那一丈高的城根下,尸体在一层层地加高。

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转眼就变成了冷冰冰的死尸,成为那些活着的人蹬城的阶石。

在整个战场当中,犹以豁口处最为激烈

天军到达的时候,修茸人员才刚刚动手,根本没有完成任何有实质意义的修补

他们只好放下工具,拿起武器,试图把天军拦住。

但是,他们的人数本来就少,又加上城墙坍塌等于没有了防御基础,这些人很快就支持不住

他们赶紧去求援,但是已经来不及,这个豁口地段被天军轰然突破

与此同时,中心防御段落的私事也已经高与墙齐,城墙不再成为阻碍,就在豁口突破、众人稍一楞神的关头,中路天军一拥而上,也实现了突破

淮勇全线撤退,天军紧紧尾追,就在内城之前,一员清将横枪跃马,当头把天军拦住

正是小将李昭庆

第972章 鸿章痛失幺弟

这员拦路杀出的小将就是李昭庆。

他纵马挺枪插进天军的队伍,长枪连挑,四五个人东倒西歪,扑倒在地

他后面还有两千人,都是骑马挺枪,如同狂风飙过,一下子就把天军大队截为两段

前面的一段打给有六千多人,后面的一段则有一万出头。

李昭庆的两千骑兵,立刻一分为二,一队攻击前面打得那些天军;另一对则挡住后面的天军,不让二者汇合。

这些骑兵一出现,前面本来拼命逃跑的淮勇,也立刻掉过头来,凶狠地向天军反扑过来,对天军形成了反包围。

这样一来,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