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从双堆集周围的村庄中,冲出了十条巨龙,全都向双堆集卷地而来
这十条巨龙就是天军的十个野战军,每个野战军都是满员三万人。
直到这十个军全部出动,满清的情报人员和侦骑才发现了天军的动向,赶紧向胡林翼汇报。
胡林翼一看情况紧急,立刻联系程矞采,把攻击双堆的军地撤回村去,各自按原来的部署布置防守。
同时派人告知曾国藩,让他准备提供救援。
胡林翼判断天军这次进攻的规模很大,他有决心抵抗到底,但是对胜利没有信心。
东西两路最先到达的天军都登上了那两个土堆,居高临下地观敌瞭阵,对村子指指点点
把村里的湘勇看得心头滴血
这还不算,天君还带了炮来,就架在了土堆上面,可以对村里大部分地区覆盖开炮
这就不是心头滴血了,而是掉脑袋、血流成河了。
这时候,那些先遣队的将士才算松了一口气;这口气一松,立刻就瘫倒在地,他们是又累又紧张。
似这样的杀人如麻,他们也都是前所未有
只有那些原素特种兵,还依然风轻云淡。
即使战斗得如此激烈残酷,他们的参与只是限于挥挥手,撒出一把原素即可。
可是他们的杀敌效果,却比那些累得如同一条狗的战士们厉害多了
真是一技在手,天下我有啊
同人不同命,不服不行。
时间不长,十个军都到达了攻击的位置
不移时,冲锋声嘹亮地响起
十路大军一起冲锋
最明显的就是两个土堆上冲锋队伍
他们一个连队一个横排,如同大海的波涛,汹涌而下,向下面的村庄席卷而来
这个村寨没有围墙,也没有其他防御工事,只有鄂勇仓促建立的简单掩体,不过是一些散兵坑之类,根本不可能形成有效的阻挡
土堆正面的防线一下子就被突破,两支大军顿时搅在一起
可是天军是有战斗队形的而鄂勇没有。
鄂勇现在就靠个人的勇武单打独斗,而天军的战斗队形自然启动。
就是以班为战斗单位,班里的人员互相配合,对准目标,集中力量于予以打击
鄂勇没有这样的配合,武功平平都被迅速扫平,武功高强的也被这些有组织的力量以多打少,迅速摆平。
即使武功高人一等的,一个班打一个,也基本解决问题了。
遇到高级对手,武功出类拔萃,也有办法对付。
那就是扩大编组,一个排、甚至一个连形成一个拳头,大家一起对付一个
再说,天军也不乏高手
高手加联合,不愁敌人强大
即使还摆不平,还有原素专家兜着。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人可以对抗原素专家。
就这样,外围大兵团作战很快结束,前来支援的那些剩余的十八万鄂勇,全军覆没,如同雪入沸汤
这些鄂勇虽然败在了天军有组织的绞杀机器上,但是他们的悍勇不惧死亡,却给天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根本没有可能胜利的情况下,他们竟然拼杀到最后一个人。
也就是说,这十八万人全部倒毙,天军才通过他们的阵地,深入到村庄的内部。
就是这样拼死搏杀,死而后已,让天军的胜利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有了战阵制衡,有了专家支援的强大优势之下,天军仍然死亡三万人
以一比六的死亡,获得这场胜利。
这些统计数字都是麦轲通过灵犀一动取得的,那些在战场上的天军将士,不管这些,他们只有一个目标,消灭眼前的敌人
突破了外围、全歼了外围敌人的天军十个军,一口气就没有喘,立刻铺上了敌人的第二条防线。
这条防线就是最早到达这里的鄂勇修建和防守的,拱卫着总督的指挥机构,没有侯路可退。
这些人也都是鄂勇的精锐
这里的防御工事,原有的基础就是几户豪绅的防御设施,有围墙,有明碉暗堡。
鄂勇接手以后,除了给与加强以外,主要是把不同的工事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没有漏洞的防御体系。
防守的鄂勇,也都是经过长期训练,而且都有作战经验,他们的有组织作战能力,比天军只高不低。
再加上天军已经大战了一场,防守的鄂勇以逸待劳,战斗一开始就变得艰涩起来。
经验主义的天军以外还是和外围的战斗一样,用以班为单位的战斗团提去圈敌人,以便以多打少;没想到,整个一个班反而被敌人捞去,被他们以多打少给吃掉了
等到大家反应过来,这些敌人和前面的大不一样的时候,已经有一万多人身死命殒了
各路指战员赶紧作出调整,纷纷改变态度,改变战术,才制止了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战局一时称僵持状态,双方都在寻找对方的漏洞,伺机突破僵局。
这时突然一片喧哗从东北角传来,原来是曾国藩的援军到了
,:
第1008章 惬意围点打援
国藩从双堆集高峰会回到宿县以后,根据会议的安排,他立即组织力量,进攻得胜路的天军,企图收复这条中心线,打通四大营的联系。
与此同时,他时刻注意双堆集的状况,准备提供援助。
当天军十路大军开始围攻双堆集的时候,曾国藩依然老神在在,认为不会对鄂勇造成太大的威胁。
不料,天军的攻击是如此犀利,很快就攻破了大军防守的第一道防线。
近到来的鄂勇,也全军覆没
国藩这才着急,抽出人马前来支援
这些倒飞的刀,又撞在后面的六把刀上,也把它们撞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