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0(2 / 2)

不由得瞧往麦轲,这种棘手的辩护如何破解。

“你这纯粹是胡说八道你们的那些所谓条约都是靠枪炮威胁,迫使中国签订的城下之盟,根本就没有法理依据你肯定不同意我的这种说法,会说只要双方同意,就有了依据。

“但是,现在这块地已经换人了,你们找的这理由都不存在了你还有什么话说”

“好你个狡诈的家伙,竟敢欺骗我你们这这里根本就是非法的,给我拉下去,痛打四十大板”

一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小刀会民众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把丘吉菲尔按倒在地,没有板子,就用板凳代替,搬凳腿朝上,用板凳面打。

麦轲本来要制止这些人的胡闹,后来一想,这帮家伙都是当地人,肯定对这些侵略者发生过利害冲突,而且受过他们乒,让他们出出气,还是有必要的。

主要要出气的,还是林老爷子

打过以后,老爷子就不管了,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刘丽川等人把这位大英代表监禁起来,又整理他们的资财。

在此之前,控火队的那些人,已经把施放出去的原火,都收归火峰。

这些租界地收缴财产、人员遣散、秩序的整理,都需要有专人负责,尤其是和那些老外打交道。

麦轲思来想去,觉得林老爷子如果能把这件事情承担起来,也就太好了。

就是不知道老爷子肯不肯接受这个任命;对于当过两光总督、钦差大臣的林则徐来所,这个职位低了一些。

没有想到,麦轲和老爷子一提这事,知道这将事情包括和这些名为列强,实为强盗的诸国打交道,并且保证他能像今天一样畅快,老爷子痛快地答应了下来

然后麦轲又给老爷子划定了他的职权范围。

目前,主要就是实现把尚海的租界地收回来,安置好,对那些守法的商人,给于和国人一样的待遇,不守法的外国人,按天国的法律予以制裁。

当然,满清的一切法律、规定、以及一切合约,全部作废;给他们的特权,一律撤销,所作的违法事情,无限制地追溯,按照天国的新法,予以裁决判刑,加以处罚。

当然,对于一些小事情,谁吃点亏、占点便宜什么的,就既往不咎了。

老爷子的职权,最基本的还包括所有其它城市的租界地,也按照尚海的方式处理

尚海的模式,就是主动向天国投降的,人没事,财富可以基本保留,但是特权和租界地收回。

基本的国策就是,绝不允许任何人可以凌驾在国人之上,也不准任何列强在中国的领土上建立国中之国。

对那些试图抵抗、拒不投降的,就是如同法国、英国的租界地那样,人全部逮捕,财产全部没收,就当作敌对入侵者处理。

也就是说,凡是心存反抗的,不但会丢掉特权、丧失财产,而且连正常的贸易都没得作。

这些国家将被列在黑名单中。

所有黑名单中的国家,都受到严格的研制,对他们剥夺那些不在黑名单中的国家可以保持的互惠贸易。

一旦把这些根据五口通商等不平等条约形成的历史问题解决以后,林老爷子的工作,就可以重新安排,无论在内政还是在外交方面,找到一个适合老爷子发挥才干的位置。

为了老爷子便于工作,麦轲给了他一个头衔,就是国务襄理,直接向麦轲汇报,同时兼属天国外交大臣,目前主要是负责处理这写通商口岸问题。

既然尚海租界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麦轲建议老爷子下一步考虑解决光州,因为那里将是天军的下一个目标。

更是老爷子过去饱受羞辱、今天扬眉吐气的地方

不提光州还好,一提这些伤心之地,林则徐浑身燃起了冲天的怒气,还有比怒气更加旺盛的斗志

他心潮澎湃,遥望南天,雄心壮志轰然爆发:“老对头们,我老林又回来了”

第1012章 聚歼残敌宿县

塔齐布千方百计前来支援的时候,天军正在进攻宿县中驻扎在李园的湘勇,这里大军的统帅是曾国华,曾国藩的六弟。

曾国华的主要辅佐是文有王錱,武有李续宾。

因为曾国藩知道六弟的忠诚没有问题,但是文治武功都只有一般水平。

更可虑的是,他虽然平庸,还有一般平庸之人常有的毛病:目中无人,自高自大。

因此,曾国藩就寄希望于王錱,这位罗泽南的高足。

王錱确实机变百出,计谋过人,可以在这方面帮助曾国华。

可惜他有时候太过聪明,因而缺乏大局观,甚至有时候会明哲保身,致使贻误战机。

李续宾作战非常勇猛,是湘军中数一数二的猛将。

但是这样的人才在战略决策、战役安排方面都没有错误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小说3

刚才争夺得胜路的时候,如果依照他的主意,他主张全力以赴,全军上去,全力冲锋,一举切断天军的联系。

可惜的是,曾国华和王錱二人,没有一个人支持他。

作出这不支持的决定的责任,主要是在王錱的身上;如果他坚持,曾国华一定听他的。

王錱幼有大志,十四岁时,在家中墙上刷字:“置身万物之表,俯视一切,则理自明气自壮量自宏。”

王錱的目中无人,可以从他自作主张招募湘勇略知一二。

他竟然在家乡招募湘勇时违背曾国藩的要求。

曾国藩命令他招募“不超过三营”,去信告诉他的担忧是什么,说“恐两个月后无饷可发”。

王錱却不听,招募六营三千多名新兵,幸好湖南巡抚骆秉章赠以一万两银子,以为新兵训练饷费。才渡过了难关。

但是,这已经招致曾国藩的极大不满。

曾国藩认为王錱是“太汲汲于名利之人”。

曾国华虽然骄傲自大,但是对曾国藩还是尊敬服从,曾经向他请教带领军队的方略。

曾国藩亦曾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向他传授。

大体来说,就是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整顿营规,讲求战守尚在次之。制胜之道,有的人归结在使用坚船利炮,其实,在人而不在器。

他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不是在多添刀炮马匹,而在于慎选哨官哨长。

也就是有了合适的人,又有好马好枪,可以逐渐添加。

而选择哨官哨长。主要在实心办事,有忠义血性。

其次在能吃苦,号令严明,有智谋。

此中尤以实心办事最为重要。

实心,就是真心实肠,朴实稳当,这是第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