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2(2 / 2)

不过,麦轲的信息量比所有人都要大,如果有出类拔萃的道德经专家出现,他应该知道。

至于真有怀才不露、深藏功与名的高人,既然没有显明于世,麦轲也无从得知,就无法算数了。

“据我所知,没有一人既没有一人理解道德经的神邃,也没有一个人把道德经的神髓正确地用于实践。”

麦轲这个总括性的结论一出,自己一方的几个人如遭雷击,没有一人如果让那些口若悬河的道德经大师听见,还不马上就翻脸

更别说那些锦衣玉食、三妻四妾、啥事不干,还高调说自己性情淡泊、脱离俗务,是得道高人的上流人群了。

老头子也频频颔首,一幅孺子可教、深得我意的神色。

没有到,麦轲还有话呢

“其实这种现象,一点儿都不奇怪道德经出世以后,就命定了它一定是曲高和寡,甚至是惊世骇俗。

“至于实践层面,贵先祖本人都没有付诸实施,反而采取了逃避政策,出了函谷,进入胡夷地区,他的后人,那些本来就已经被奢华俘获的人,又怎能被期望于能够实施道德经的神髓呢

“其实,从贵先祖的出逃行为中,后人应该到,不但他自己失望,不能推行道德经的原则,而且他也对其他人更加不抱希望,整个情绪就是绝望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逃离函谷的原因;按他的本意,他不会留下任何东西于世,对一个已经彻底绝望的社会,他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清白混同于污浊呢

“可惜,那个函谷关关令尹喜不懂,利用权势压榨了贵先祖――你不写,就别想出关所以,道德经实际上是违反贵先祖老子的意志的产物

“果然不出老子所料,后人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肢解、缪解道德经,甚至利用它追求个人的私利,为自己的道德败坏背。

“你那些所谓的饱学大师、道德高人,哪有一个人不把道德经当作智慧,为当权者提供锦囊妙计,争取自己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的胜利

“由此可见,他们对道德经的神髓一点不懂,一无所知道德经提倡的是返朴归真,他们孜孜以求的是更加奢华,把老子特别讨厌的东西推向更高的阶段他们还有脸洋洋得意地自称是老子的高徒呢,我都替他们脸红”

众人现在懂了麦轲提到的问题,同声说:“我也脸红”

老小子也说:“我更脸红”

然后,他告诉大家,他也注意外面对待道德经的情况,而且给了尹喜后代一个任务,让他们把相关情况收集起来,然后带给他。

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了解了由这种解释道德经人物,而且影响很大,他还为此沾沾自喜呢。

“只要在这个世界打拼,没有一个人站在老子面前不脸红的所以大家也不必过于羞愧真正应该羞愧的是那些洋洋自得,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问题的人。

“好了,再说说另一个层面吧,应用道德经,诚然,许多应用错误都是从理解错误而来的,但是应用方面的错误,还是有自己的特色的。

“比如,许多人在商业竞争上使用道德经作为根据,为攫取更大的利益服务;岂不知道这正与道德经背道而驰试想你应用一个正好与你的目的相反的方式,怎能实现你要达到目标呢

“应用最多的领域就是战争,因为大家竟尚奢华以后,战争随处都有,随时发生,所以争胜,就成了生死存亡的主旋律。

“中国的兵战策很多,都号称从道德经学到的指导思想,但是,道德经最核心的内容是无为,老子最关键的行动是逃避,连退让都不能算,更不要说以退为进了。

“因此,所有的所谓军事应用道德经,都是与道德经精神、与道德经作者老子,背道而驰的

“至于在职场上、在婚姻上、在家庭里、在其它各种场合中所谓的应用道德经,多是牵强附会,即使很严肃认真的,也与道德经本意大相径庭。

“这就是我对第三个问题的解答,不知道家主以为然否”麦轲笑吟吟地结束了自己的考试。

老小子脸色通红,眼睛明亮,难道要和麦轲大打一场,捍卫道德经的声誉

突然,老小子的声音震耳欲聋地响了起来:“传老小子一号令――任命麦轲为老子家族名誉老小子,终生不废权利与现任老小子等同”

霎时间,整个茅屋区都回应起来:“祝贺第一任名誉老小子产生”

“欢迎麦轲欢迎荣誉老小子”

这里刚结束,哪一边的茅屋区也传来高呼声:“热烈祝贺老子家族第一任荣誉老小子”

等欢呼声结束了,麦轲还在那里傻愣着呢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需要先跟我这个当事人商量商量

不过,他马上就不得不承认老小子这一手高明了。35219907gt

第1384章 纵横宇内无敌

t

t

t

不过,他马上就不得不承认老小子这一手高明了。

如果事先跟他商量,他可以说百分之百会拒绝,虽然对老子很尊敬,但是成为其家族的一员,那是不可能的,更别提担任领导着了。

可是事情就这样发生了,他总不能当当面拒绝吧这可是他们的心意

这么快就想开了

麦轲着兴冲冲下令骑青牛出函谷的老小子,心中讶异万分

不过,他并没有显露出心中的吃惊,因为他知道,这样的事情,靠人不行,在神无事不能。

老小子能够瞬间决定跟随麦轲,一定是圣灵的指引,让他认识到何为真道,值得他去追求。

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弃千年的坚守,毅然决然地改弦更张,走出藏身处,再出函谷关。

而他的这次出函谷,和他老祖宗老子的出函谷,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老子出函谷,是因为绝望,因而远离中原进入荒凉,而且没有可能摆脱绝望,不管他自己,还是他的后人。

老小子的出函谷,是因为希望,因而从多年隐身之处进入繁华世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