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孟不知道的是,这样做也正好符合麦轲的期望。
他下了一盘很大的棋,这个棋的细节就是彼得也不知道。
一个心安理得,一个正中下怀,结果事情就这样异常顺利地凑在一起做成了。
麦轲不过就是在现成的基础上,作出合理安排就行了。
而这种安排对麦轲这个四个博士头衔,又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穿越者来说,只能算小菜一蝶。
接手船帮。麦轲替彼得做了主。
从现在起,所有的船帮船只、财产。地盘、人员,都归属彼得。不管在中上游的溪江及其支流,还是在下游的珠江,都包括在内。
上次俘获的海盗船和宁家船也在其中。
现在,麦轲已经掌握的船队和海上力量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溪江船帮,这股力量最为人多势众。
第二部分,海盗船,除了文复带来的二百条大船,他们在南海基地还有各类船只五百条,还可以集中三百条大船作为机动力量。
第四部分,上次俘获的四百条宁家船,还有光州宁家势力范围控制的其他船只,起码还能抽出六百条船。
由于新任总管宁静蕊对麦轲绝对信赖,这部分船只也在麦轲的掌握之下。
最后一部分,就是彼得的美军舰队了。
实际上这时候的军舰和后世的庞然大物没法比较,只是大大高于当时的木船而已。
彼得这次带来了十五条军舰。
在他的统领之下,却驻扎在其他海域的,还有四十五条。
这些军舰名义上在彼得的统领下,却不能如同其他的船队那样可以完全自由的安排和派遣,他们表面上还不能脱离美国海军总部的指挥。
尤其那个麦克马洪,一直对彼得观测跟踪得很紧。
他就不明白了,彼得一个美国高级军队干部,为什么毫无征兆地娶个中国女人作夫人。
所以彼得手下的这六十条兵船,能算一半就不错了。
除非和美国政府撕破脸皮,鱼死网破。
麦轲对彼得舰队的方针就是,平常的时候,照常听从美国海军的调动指挥,关键时候,则亮明旗号,彻底站在麦轲一边。
麦轲决定以这四部分力量为班底,建立太平天国水师部队。
目前这个称号暂时不公开,也先不设立相应的旗号标志。
水师设总司令一人,副总司令二人。
麦轲派人把文复找来,然后对水师的高级官员任命。
总司令是彼得,直接对麦轲负责。
表面是美军太平洋海军舰队的总司令,实际上负责这支新建的水师。
两位副总司令,一位是原船帮老大孟霸西。
他负责统领所有的内河船只,一方面负责巩固溪江流域的掌管,另一方面向其他内河扩张。先是两光境内的所有内河,包括楠江,冬江。和陂江。
同时作好攻占长江流域的准备。
另一位副总司令是文复,他掌管所有原海盗的海船。近期目标是扫荡所有楠太平洋地区的海盗,尽可能招降,进行和平改编。
不接受招降的,全部拔除,决不允许不谐和的力量存在。
麦轲特别交代,如果扫荡海盗遇到困难,可以向美国海军求助。
这不但是彼得的绝对权利范围,而且不会引起美国海军部的怀疑。
名义嘛。就是保护美国商船好了。
哈哈哈彼得一阵大笑,这个理由绝了那些军部老爷们再也想不到真实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对打海盗,护商船兴趣可高了,一定会大开绿灯。
“你觉得没问题就好。”麦轲继续他的任命。
孟若飞虽然不是在这水师三巨头当中,却被赋予了一件特殊的任务。
就是一旦彼得不在或者不方便,她可以代替他行使总司令的职责
这个安排的主要考虑是彼得要避免过早地和他的美军职务冲突。
为了作好这个代替的准备,孟若飞就要随时参与彼得的水师管理事务,熟悉各方面的情况,以免需要的时候也插不上手。
因此,麦轲给了她一个职务:总司令助理。
配备了水师最高统帅部。麦轲就当甩手掌柜了。
只是原则性的要求他们,要完全按现代海军的组织形式重组现有船队,不具备条件的方面可以先搭架子。但是不能不考虑进去。
随后他就把这块事务都交给彼得去操心,自己则转移了目标。
他已经三四天没见到宁静蕊了。
那里有一摊事不说,没准还有佳人翘首以盼呢。
麦轲这家伙自我感觉良好地想。
结果,他就抛下这刚任命的四个人无影无踪了。
彼得不愧是海军高级将领,不但指挥水战得心应手,整顿改编水师力量也是驾轻就熟。
在两位副总司令提供了详细的船只和人员的情况以后,他就拿出了整编方案。
彼得的整编第一刀就切向了原来的船帮。所有的舵主和十条龙全部集中,原来的基地只留副舵主和十龙的副手留守。
所有的船只,除了留下三分之一陈旧老化或者有毛病的以外。也全部由这些集中的首领带来,人员也是一样。
对集中起来的人和船。彼得重新组合,按照他们的特定任务。挑选负责人和组成人员。
第一个被任命的是原来的第七条龙,治江龙孟智。
因为他智慧灵便,诡计多端,即使不占便宜,也决不会吃亏,所以彼得成立了一个负责侦探的船队,由孟智负责。
近期的任务是把溪江比邻的楠江,冬江,和陂江沿岸的势力调查清楚,为后面的大部队占领作战提供情报。
为了让他们掌握如何侦察敌情,不但搜集有用的情报,还要保证自己的完全,彼得将派遣海军参谋部的侦察专家对他们培训。
理由嘛,当然还是保护美国商人的利益。
第二拨,就是那些将来进攻的时候负责登岸的水师队员,相当于现代的陆战队。
这些人由原来十条龙中的孟义,孟勇,孟庸负责。
孟义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