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搞好这些基础的东西,等到其它建设项目搞了起来,在从根本上变动,就会劳民伤财,事倍功半。
顾继之第一刀就砍向了长江。
宜昌之上的地方,他没管,保持原来的水道。
取宜昌和宜都之间的江汉平原西端开始,开凿一条笔直的河道,直通珷汉三镇。
沿途所有的支流都联通这条直线江段,包括最大的支流汉水。
这些支流也是一样,都进行了重新裁决,捋直了所有的河道。
这些河段的所有出水和如水,不管是主流还是支流,都严格按照水土保持的要求进行处理。
这个水质的要求和处理的办法,顾继之已经在治理黄河的时候,完善起来。
想想黄河是那样的黄,经过治理以后,可以直接当作饮用水,就知道长江的水质要好好多,就更加没有问题了。
这些基本要求满足以后,就进行水网建设。
首先照顾的原来那些在江汉二水沿岸的城市,现在两条主流捋直以后,它们已经不在河岸,就用开掘直线的办法,与那些主流河道连通,以便他们的原来生产和生活不因为河流改道而受影响。
不但不受影响,而且还对它们有利。
因为改道的河流不但加宽了,而且距离也近了,不会再有以前的限制。
顾继之现在开展这些水利工程,简直就是不费吹灰之力。
他自己当然没有这个本事,他所能做的,就是提出一个规划来,在现有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让人和大自然和谐起来。
做出计划以后,就交给麦柯。
麦柯虽然不是水利专家,但是他是经济专家,如何在少花力气多得效益方面,他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因为他是经济学博士。
又有穿越过来以后统管全局的经验。
如果麦柯同意以后,就该着手实施了。
这个要是让人来做,即使把整个珷汉约盟的人都动员起来,没有一百年也搞不完。
但是,麦柯有助手。
这个助手绝对逆天。
这就是他得到的驭物诀。
驭物诀正好管理所有的这些山河土地,只要一提出要求,而这个要求有不违背驭物诀的原则,那么再大的工程,分分秒秒就给完成了。
果然,麦柯批准了顾继之的方案,然后请求驭物诀帮忙。
一转眼功夫,整个瑚北行省旧貌换新颜了。
关键还不是环境的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民众的生活发上了根本的变化。
他们再也不为最基本的生存而苦苦挣扎了。
三栖特种兵 正文
第1342章 个个尽展所长大改
一个人的潜力有多深
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大
一个人的水平有多高
即使是当事人本身也不知道。
只有一个办法才能检验出来,就是让他不受限制地发挥出来,给他条件,给他环境,让他展现。
可惜的是,这些祖祖辈辈生在农村的人,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更别说有那种可以展现自己本领的条件了。
如果一匹千里马,让它拉磨,即使把它累死,也不见得就比一头毛驴磨出更多的面粉。
很可能还会因为脾气不好,被主人鞭打。
在主人眼里,这匹千里马,还不如拿头听话的毛驴。
农村生活的重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就如同那沉重的石磨,套在这些这些农民身上,让他们只要世世代代在那个狭小的地盘原地转圈。
当然他们当中大多数也就是和那头毛驴一样,本领有限;但是,也不乏千里马,却被套住,挣扎不出,只有虚度年华,老死磨房。
天国政权的建立,麦柯和他的那些兄弟们建立了珷汉约盟,相应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都配套齐全,桥梁、市政建设,也都随之竣工。
最重要的一座大桥,珷汉长江大桥,凌空而起,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当然,珷昌和汉叩、珷昌河汉仰、汉叩和汉仰之间,也都架起来大桥,因此三镇相通,再也不用摆渡。
可是从这些桥梁上过去。
闲步挡车也行,坐车也行。
每座桥梁上面,都有那种双向双轨列车,随时通过。
不过不愿划船,也不愿意坐车,还可以乘坐一种特殊的渡船。
这种渡船一次只坐一人,摆渡者是扬子鳄。
这是被约拿大鱼收服的长江特有水上动物提供的一项便民服务。
人们不论在城里活动,还是出城远游,都不用自己操心费力了。
还有那些劳动最繁重的农民,他们基本上不用种地了,
因为大家每日必须的食品,都由四季果园提供了。
这些食品虽然也需要一些人采集,然后运到交易中心,这部分劳动力,远远不到原来生产粮食的十分之一。
剩下的劳动力,有些人依然喜欢农业园林,他们就去种植一些粮食作物,包括蔬菜、瓜果一类。
还有人喜欢花花草草,他就就去搞一些园林种植和菜谱。
还有人第各种动物感兴趣,就去牧养它们。
但是,牧养它们可以,只是不能以宰杀吃肉为目的。
因为以为代表的圣山来的那些动物,不喜欢人对动物虐待。
圣山圣市早就有明确的法令,不准虐待动物,而要与它们成为朋友。
从那时开始,所有天国的政权,不管在什么地方,这条法令都要作为标准,成为新建政权的标准。
因此,在所有的天国地区,人和动物的关系虽然还没有完全恢复最初的和谐,已经能够和平相处了。
当然,最基本的关系还是保持的。
这就是动物服从人的管理;它们也要尽其所能,为人服务。
比如,骑兵所需要乘坐的好马,还是由众马中选拔出来的。
但是这些喜好和职业,也就占有这些人口的百分至二十。
还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需要寻找新的职业,或者找一些新鲜的事情来做。
于是有些人就去搞发明创造。
麦柯专门成立一个发明